第4章 林黛玉进京(1 / 2)

贾敏的离世,如同一朵娇艳之花的凋零,给林家带来了无尽的悲痛。林如海在接到贾母的来信后,心中满是无奈与不舍。贾母在信中表达了对黛玉孤苦无依的怜惜,希望能将黛玉接到贾府生活。林如海明白,这或许是对黛玉最好的安排,尽管这意味着要与女儿分离。

林如海写了一封信给贾雨村,告知他贾府在京城人脉广泛,有办法助他官复原职。于是,贾雨村便担起了护送黛玉进京的重任。黛玉与贾雨村乘船而行,一路漂泊,历经漫长的旅程。在即将抵达京城时,贾雨村将黛玉交给前来迎接的仆人,自己则赶赴下一站,去为自己的仕途奔走。

黛玉此时,母亲新丧,身体本就虚弱,一路上的舟车劳顿更让她疲惫不堪。她满心的哀伤,泪水几乎要将她淹没,几近晕厥。当她看到前来迎接的那些三四等仆妇时,心中不禁一惊。这些仆妇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彰显出不凡的气度,这让黛玉想起母亲生前所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于是,她暗暗提醒自己,定要处处小心,步步留意。

从角门进入贾府,黛玉刚踏入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就听到丫鬟们欢快地呼喊:“林姑娘来了!林姑娘来了!”那声音在贾府的回廊间回荡,仿佛是一种宣告。黛玉走进房间,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太太端坐中间,那便是她的外祖母——贾母。黛玉上前,祖孙二人互相寒暄,贾母看到黛玉,眼中满是疼爱,可想起早逝的女儿,又不禁悲从中来,老泪纵横。黛玉见状,也跟着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独特的声音打破了这哀伤的氛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来了。她身着华丽服饰,眼神灵动,气场十足。王熙凤一见到黛玉,便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口中夸赞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她这一番话,既夸了黛玉,又顺带把迎春、惜春、探春三个姑娘也夸了,尽显她的圆滑。接着,她又假惺惺地哭道:“只可怜我这姑妈,怎么就去世了呢!”贾母嗔怪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王熙凤马上转悲为喜,笑着说:“老祖宗,我这不是心疼妹妹嘛。妹妹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我在这府里,还能管得住那些个奴才。”她这一哭一笑之间,将自己的权谋与手段展露无遗。底下的仆人们听着,都暗暗敬畏,深知这位琏二奶奶的厉害。

随后,黛玉又去拜见了王夫人和邢夫人。王夫人拉着黛玉的手,叮嘱道:“我有一个孽障,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以后少招惹他。”这里说的便是贾宝玉。贾政因连日身体不适,又怕见面会勾起伤心事,便没有与黛玉相见。邢夫人也与黛玉寒暄了几句,众人便一起吃晚饭。

晚饭过后,林黛玉与贾母等人一起在房中。这时,贾宝玉走了进来,他没有注意到黛玉,转身又回去换了衣服才重新过来。贾母笑着说:“还不快去迎接远客。”贾宝玉看着黛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黛玉也觉得贾宝玉十分眼熟,仿佛有一种前世的缘分在牵引着他们。贾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回答后,他又问:“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告知后,他又问:“妹妹可有字?”黛玉表示没有,贾宝玉便说:“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在旁打趣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接着,宝玉又问黛玉:“妹妹可有玉?”黛玉不知其中缘由,回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顿时发起痴来,摘下脖子上的通灵宝玉,狠命摔去,口中嚷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这一举动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尤其是黛玉,她本就小心谨慎,此刻更是惶恐,以为自己说错了话。贾母赶忙起身,捡起玉来,递给宝玉,说道:“你何苦摔那命根子!”又对宝玉说黛玉原是有玉的,只是姑妈去世,把玉带去了。

林黛玉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又暗自垂泪。她觉得自己在这贾府中,步步都要小心,事事都得留意,生怕出了差错。这时,贾宝玉的丫头袭人走了过来,安慰黛玉说:“姑娘莫要伤心,宝二爷就是这样的性子,大大咧咧的,姑娘不要在意。”

在这贾府之中,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性格。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那前世的牵绊,让他们在初次相见时便有一种特殊的熟悉感。贾宝玉的纯真与叛逆,在摔玉这一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对黛玉的特别关注,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之间那不同寻常的情感。而林黛玉,她的敏感、细腻,让她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如履薄冰,却又因与宝玉的相遇,心中泛起了一丝别样的涟漪。

王熙凤则是贾府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大大咧咧背后是精明的权谋。她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就像是她性格的一种宣告。她在众人面前的表演,无论是对黛玉的夸赞还是对贾敏去世的假哭,都显示出她善于掌控局面、左右人心的能力。她管理着贾府上下,底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