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那次谢谢,这次让我来帮你吧(1 / 2)

有些事不需要你费多大功夫,顺手为之,便可帮助到别人,但或许会在哪个无法预料的节点上,对你的人生中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糜竺拿到陶谦的手书,日夜兼程的来到了北海郡。

北海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家世显赫,自小聪明,长大后,又是个好客的性子,他有一句最经典的话语就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

这样一个人,见糜竺日夜赶来,肯定热情招待。

席上,待酒过三巡,孔融主动问出糜竺来意。

糜竺刚才就很急了,但孔融太热情,根本不给他机会,这时他见孔融问起,赶紧拿出陶谦的手书,说到:“曹操攻围甚急,望明公垂救。”

孔融阅览了一遍,虽然这曹操凶狠,但他倒是不怕,只是他与曹操并无恩怨,如此无故兴兵,于礼不合。

于是他对糜竺说到:“我与陶恭祖交厚,子仲又亲到此,去是肯定要去的。

但这曹孟德与我无仇,当先遣人送书解和。如其不从,然后起兵。”

糜竺听罢,顿时心中一急,这一来二去的,要等到什么时候呀。

于是他急忙对孔融说到:“大人,这曹操倚仗着兵威,肯定是不会同意议和的。

现在徐州危在旦夕,晚去半刻都有可能城破呀!请大人速速发兵。”

孔融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一面叫人点兵,一面差人送书。

而就在此时,下面兵士忽然来报:黄巾贼党管亥领群寇数万杀奔前来。

孔融听了大惊,急忙点齐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

待孔融来到城外,只见管亥打马出阵,大声对孔融说到:“我知道北海粮广,你借我粮食一万石应应急,我立即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听罢,大怒,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于是他直接用手指指着管亥呵斥道:“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

管亥听孔融不肯借粮,还骂他是贼,于是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而来。

孔融这边有大将宗宝,见管亥向孔融杀来,面露怒色,立即挺枪出马。

但终究战力有限,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于马下。

孔融兵见大将被杀,瞬间大乱,奔入城中。

管亥领兵杀去,却被城门挡在城外,只能分兵四面围城,

孔融见此,心中郁闷,但一时间也没有好的办法。

糜竺看见这种状况,虽然心里犯愁,但现在北海都自身难保了,因此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再提救援徐州的事。

第二日,孔融登城遥望,只见贼势浩大,将北海城团团围住,心里忧恼更甚。

感叹道:这贼子,太过猖狂!可怜我北海啊,竟遭了如此大难。

可能是上天垂怜,他眼角的余光忽然感知到敌军出现异样,只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

孔融这时仔细看去,只见此人生得高大,但他不识得,唯恐是贼兵假扮的,不敢开门。

就这一会儿功夫,黄巾贼众也是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十数人下马,贼众倒退。

孔融见到如此状况,心想贼军假扮也不可能如此吧,直接搭上十几条人命,于是急忙开门引入。

待其人入得城门,便下马弃枪,径直来到城上,拜见孔融。

孔融问其姓名,那人答道:“我是东莱黄县人,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平日里常年在外,昨日自辽东回家省亲时,知贼寇城。

回家与老母亲说起,母亲对我说:‘屡受府君深恩,汝当往救。’所以今天单马前来相助。”

孔融听到大喜,看来平素还是要多做好事啊,这不,若是没有平日里的随手为之,哪有今天这遇难事别人舍命来救。

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

因他远出,却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孔融便常使人送去粟帛照顾。

老夫人感念孔融的恩德,知道他现在有难,故特使太史慈前来相救。

当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见他穿的是普通衣物,便赠与衣甲鞍马,毕竟战场杀敌,刀剑无眼。

太史慈见此,他本是知恩图报的性子,当即说道:“我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听着,知道这汉子心思,便说道:“君虽英勇,然贼势甚盛,不可轻出。”

太史慈知道这位大人是好心,但老母言之,此恩重如山,不可不报。

于是抱拳说到:“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如不能解围,慈亦无颜见母矣。愿决一死战!”

孔融这时也是被感动了,抬起手袖抹了一下眼角。

但这么好的人就这样战死,死的不值啊,不如让他去请救兵吧,至于其他,且看天命。

于是他说道:“吾闻刘玄德乃当世英雄,若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只无人可使耳。”

太史慈听到可以解围,马上说到:“请府君修书,我当急往。”

孔融见此,马上修书一封,让太史慈带上。

太史慈不愿耽搁,披甲上马,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