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雪夜归人(1 / 1)

第一章:风雪夜归人

【诗引:寒夜归心】

夜风掠霜,千山如冰魄。

孤灯照铁壁,幽囚作魂约。

欲明前路难测,且拭寒刃锋芒。

风雪如刀,撕裂京师的大街小巷。青石板上结了薄冰,马蹄踩过,发出脆响,冷得直透骨髓。朱灯六缩在囚车一角,衣衫单薄,手脚被粗绳缚着,随车颠簸。他的脑袋一阵钝痛,思绪混乱得像一团浆糊。

“我怎么会在这里?”

在他模糊的记忆里,昨晚他还在物理实验室。那是个气味刺鼻的地方,电弧迸裂,屏幕上的积分符号与粒子轨迹交错。他刚从台上下来,讲解了一场关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公开课。接着一声巨响,刺眼的白光吞噬了他。等他醒来,就成了囚车里的“死囚”。

&34;肃静——&34;

一声厉喝打断了朱灯六的思绪。囚车嘎然停下,车外是巍峨的紫禁城。深巷寒风如狼,朱红色的宫门后却透着黄灿灿的灯火。两侧持刀的锦衣卫面无表情,一个不苟言笑,另一个用余光打量着朱灯六,像在看一件将要丢弃的货物。

“罪犯朱灯六,涉嫌盗窃《永乐大典》残卷,今日由陛下亲审!”一个尖细的嗓音在宫门外响起,像夜枭的叫声。

朱灯六心中骂道:什么永乐大典?我连它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囚车前后是两排守卫,铁甲冰冷。朱灯六被拽出车,一路推搡着进入宫廷。殿内灯火辉煌,却压抑得令人窒息。厚重的檀香味混杂着血腥气。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如雷霆滚动。

“就是他?”声音带着冷漠。

朱灯六抬头,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男子端坐高台,眉目间尽是威仪。他的眼神像刀,直刺人心。此人,正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盯着朱灯六的脸,似要把这个普通得毫无威胁的书生看透。

“朱灯六,听闻你能解天机,竟敢盗取大典秘卷。说吧,你从何处得来的本事?背后何人指使?”朱棣声音沉冷,像千斤巨石压下。

朱灯六嘴唇动了动,嗓子却像卡住了。他感到头皮发麻,周围数十双冷漠的眼睛盯着他,每一个人似乎都在等他张嘴就死。

他要怎么解释?他能说自己来自四百年后的未来吗?

“陛下!”朱灯六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开口,“臣未曾见过《永乐大典》,更谈不上盗取残卷。此案必有冤情,请陛下明察!”

朱棣轻轻哼了一声,手指敲着扶手,像是在听一个蹩脚的谎言。

“那这些天文图案,你又作何解释?”锦衣卫递上一卷纸,展开在地上,纸上满是奇怪的符号和曲线,看起来像某种星象图,却夹杂着古怪的记号。

朱灯六定睛一看,心中骤然一跳。

这些线条,不是普通的天象图,而是抛物线的轨迹图?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公式,角度、初速度、重力加速度……一个不详的念头浮上心头。

“你会解吗?”朱棣突然发问,语气不容置疑。

朱灯六沉默了三秒,深吸一口气。他明白,这一刻,他不光要保命,还要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赌一把。

“陛下,这并非天机,而是数学中的一种自然规律。”朱灯六跪在地上,用手指在冰冷的地砖上快速画起抛物线,“这种曲线,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通过计算力、速度和时间,可以精准预判它的落点。”

殿内一片死寂。

朱棣眉头微挑,眼中有一丝意外。旁边的锦衣卫则冷笑道:“一派胡言,竟敢胡乱编造,污蔑天象!”

朱灯六却浑然不惧。他抬起头,看着朱棣的眼睛说道:“臣斗胆请教陛下,是否有人用这些图案,预言过某日天象的变化,却未曾应验?”

朱棣眼神微凝,缓缓说道:“确有此事。”

“那是因为,这不是星象之道,而是几何轨迹。陛下若允臣以纸笔,臣愿以计算证明此图的真义!”

朱棣沉思片刻,抬手说道:“给他纸笔。”

锦衣卫递来文房四宝,朱灯六握住毛笔,心中却紧张得快炸了。他从未用毛笔计算过,但此刻顾不得多想。他在白纸上画出一条抛物线,并标注了若干关键点,随后将速度与角度的关系写下,用古代的术语翻译现代公式。

“陛下,物体运动的轨迹,可以用一组简单的计算预测。只需给出初始条件,臣即可预知结果。”

朱棣盯着那张图

纸,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若你所言非虚,那这天象秘术便另有乾坤。明日,你去观星台,向我证明。”

说完,他起身离去,留下一殿惊疑不定的朝臣。

风雪愈烈,朱灯六被押送回冷宫囚室。他背靠墙,望着昏黄的灯火,感到身体寒冷如冰。

“数学,竟能救命。”他苦笑,却又觉得异常讽刺。

然而,他却隐隐感到,这一切,似乎并非偶然。那些出现在《永乐大典》中的图案,和他现代研究的物理公式何其相似?

这一夜,他辗转难眠。囚室外的雪落得静悄悄,偶尔传来巡夜的脚步声。朱灯六心中却有如惊涛骇浪。他知道,明日,才是生死攸关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