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的,李暮宝两口子带着儿子住到了县里,老太太依然带着闺女在李家村生活。
李暮宝还算是有点良心,每个月都会回李家村一趟,到是没别的事,就是看看老娘咋样,年底的时候会给老娘三十块钱,算是一年的养老钱。
老太太对李暮宝的态度也很是有意思,你来我就给你开门,你留下我就给你做饭,你给钱我就心安理得的接着。至于县城里的儿媳妇和孙子,她一句都不提。就是李暮宝跟她说,她也当没听见。
只有周亚萍对这样的情况很是气愤,凭什么一分钱没分给他们两口子,他们还要每年都给养老钱,那死老太太不是厉害吗,咋还伸手接呢。她是恨老太太入骨了,所以每次李暮宝提出要带孩子去看看奶奶的时候,她都会以各种理由拦下,坚决不让儿子去,那死老太太别想过儿孙绕膝的好日子。
所以说,李暮宝已经搬出去二年多了,老太太连孙子一面都没见到。有老姐妹问她,不想孙子吗,老太太还是那句话,“我儿子都不要了,还在乎孙子?”
日子就这么的过了二年多,媛思已经十四岁了,将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是小学毕业。
“娘,非要去县里上中学吗?”媛思觉得生无可恋,好不容易熬完了小学,没想到她娘还要供她上中学,问题是她很不想上啊,她想在家待着,要不就出去找个深山修炼修炼啥的,哪个不比坐在教室里强啊。
“嗯,不上学你干啥去?回家种地吗?还是现在就收拾收拾嫁人?”老太太这两年因为儿子的事,到底是消沉了不少,在家已经很少骂人了(主要是没人可骂了),说起话来也显得慈眉善目了些。
媛思皱眉,这两样她都不想干。种地她不考虑,天天累死累活的还挣不来几个公分,付出和得到的严重不平衡,很不划算。至于嫁人她就更没考虑过了,她还很小好吗,再说普通人家的日子她也是见识过的,要让她以后相夫孝子、伺候公婆,她可是做不到。所以怎么看这辈子她还得和上辈子一样,还是个孤独终老的命。
“我想去我师傅那,我都好几年没去了。”就小学二年级那会儿,她借着老太太去李媛爱那回出去野了一把,之后就被老太太看的严严的,哪都不让她去。
“哪有时间,你还是让你师傅过来找你吧。”老太太不松口,这孩子一走就是大半年,现在外面那么乱,她哪敢放闺女出去呦。
老太太看闺女把小嘴又撅起来了,没好气的上去捏了捏。
“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没看看你们一个班的同学,有几个能去县里上中学的,大多数都是小学上完就回家种地去了,你娘我下了大力气培养你,你得给我好好念啊,要是学习成绩下来了,我就把你的肉给你断了。”
老太太还真没说瞎话,在公社里上小学和去县里上中学那是不一样的,在公社里上小学,孩子一年就交一两块钱的学费,然后就是买本买笔的费用,那花多花少就凭着自家的条件了。总体算起来一年的小学,十块钱肯定打住了。但是去县里上中学这么点钱就读不下来了,首先学费就比小学贵,一年中学的学费就十多块,县里离队上很远,没有几个能有李暮宝两口子那毅力的,天天朝五晚九的,所以去上中学就得在县里住宿,住到县里又会涉及到吃饭问题,所以上中学一年下来没个二三十块是下不来的。
现在虽然风调雨顺的,家家只要认干吃饱肚子到是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每年能分到手的现钱却没有多多少。像老太太这样的,母女俩加起来公分不算是太多,到年底换了粮食后,能到手的现钱也就十多块。明面上要是没有李暮宝每年给的养老钱,她还真上不起县里的中学。
就李家村里,老太太肯定是供着闺女去上学的,李恩德家因为孩子多,要不是老太太私下里帮忙,他们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供得起四个孩子去上学。
李铁根家的小闺女李雪,现在正因为家里不让去上中学在家闹呢。
“谁愿意上学谁去上去,反正我不乐意。”媛思很是郁闷,老太太对她这个闺女算是很宠的,但是唯一坚持的就是非让她上学去。
“不乐意不好使,你说说你条件多好,咋就不知道珍惜呢,去上个中学还有芳萍那丫头陪着你,学校里还有你几个堂哥保护你,对了还有小文那孩子,我问了,他也要去县里上中学,你们都同学好几年了,正好一起去上中学多好。”老太太也不明白了,别人都求着去上的,自己家孩子咋还得逼着呢。
不过就是逼着,她也得把四儿逼去上学。在农村上工挣工分能有啥出息,还得是读书以后才能进城当工人。
这是老太太这么多年坚信的一点。
媛思看商量不好使,也就认命了。行啊,都已经念了五年了,听肖富文说,到十多年后才能重新考大学,也就是她再读四年就完事了,那就再忍几年。
等中学开学的时候,几个小年轻没让家里大人送,相互作伴拎着行李就去了县城。
“哇,小姑你看,学校真大啊!”李芳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妞一样,刚进校园就拉着媛思吱哇乱叫起来。
“小声点,没看别人都看你了吗。”李兆河和肖富文跟在两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