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鸡零狗碎(1 / 2)

民间生活,平静如水。百姓几乎都过着百年如一日的生活,意外少,灾殃少,邻里来往少,人情世事也少。

除了能作出文章,让一乡为傲。

作出诗词,让一县为傲。

京城及第,有了官身,让一郡为傲。

这三件事之外,值得庆贺的事情就很少了。

当然,最让人欣喜的是家里添了娃,不管是男娃女娃,也不过是跑去县衙一趟,多要一大块田地,多领一大片荒山,多得一大片水域。

当然,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不过是保证生下来的孩子不被饿死。

无忧国一直保留下来的风俗罢了,现在的孩子,不给这些东西,也饿不死。

遇到好年份,还能多领几头牛羊,或者一群鸡鸭。

往往除了田地、荒山和水域,鸡鸭牛羊都会用不了多久拿来果腹。

除此之外,就是当孩子满月的时候,会有地方官带人来给孩子采血,却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民间如水般生活,归功于民风淳朴。

你如果不小心踩到了鸡屎,拿人家门槛刮一下脚底板,被主人发现了,女主人就会追着骂你几条街,敢回一嘴,就会有棍棒砖头往身上招呼,都不一定看清谁扔过来的。

大多时候,是这个样子,也有个别时候不是如此。

有一次是个过路年轻读书人,儒衫布靴,风度翩翩,方圆几十里绝对出类拔萃的人物了。可能是读书太用功,把眼睛看坏了,刮鞋底的时候,没看到年轻女主人就躲在门缝后面偷看。

剧情就发展下去了,读书人被追骂十几条街,读书人终于被骂出血性,一回嘴,却也是个高手,引经据典,和年轻妇人骂了个旗鼓相当。

到最后,读书人深知自己骂人功夫深厚,妇人不是对手,自己又实在摆脱不了妇人的纠缠,干脆挑明要和妇人的男人单挑,要把妇人的男人揍出屎来。

如此一来,年轻妇人竟然哭了。

就因为这样被读书人一说,年轻妇人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妇人丈夫就在夜晚睡觉时没有醒过来,已经小半年了。

那一晚的第二天早上,妇人就把丈夫偷偷埋了起来,不能让别人看见。

其实别人都明白,一定是年轻人浑身气血都没有了,变成了一具干尸。

妇人就这样,才嫁过去两年就成了寡妇,十年八年,也难有个孩子不是?

年轻妇人越哭越伤心,读书人也知道了缘由,想了一会,独自离开了。

却不曾想,几天后,邻居发现,挨骂的读书人开始进进出出年轻妇人家中,在早出晚归好多天之后,读书人就把他家中的东西也搬过来了。

读书人,自己一个人生活,也挺难的。

虽然自那以后,读书人也不读书了,也没有去参加过考试,夫妻二人生活倒也美满。

十几年后,虽然丈夫还是走了,妇人竟然留下了一对女儿在身边,倒成了好多人羡慕的美满家庭。

邻里之间能动手的冲突极少,但是往往一动手,轻者拳脚相向,重则刀兵相见,一个不小心,命就没了。

一旦闹出人命,官府里也少有人管,除非不占理的一方不小心杀了人,投案自首。

当然投案自首的人,也不多见。不占理的一方死就死了,家人匆匆埋葬就完。

自己人也有矛盾,这个就相对多一些。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也往往是嘴唇和牙齿磕磕碰碰最多,不过是柔弱的嘴唇受伤较多罢了。

有些人家,媳妇非常强势,婆婆大多低着脑袋做人,一旦忍耐不过,打一架,也一般被儿媳再一次教做人,毕竟年纪大了,越往后就越不敢动手。

有些人家,婆婆强势一些,媳妇就低眉顺眼,甘心当牛做马,甚至公公做了大胆事情,被儿子知道了,揪出来一顿暴打。虽然儿子打老子不对,但是老子却被打了还忍气吞声,众人虽不明真相,却也猜个八九不离十。

小孩子就喜欢凑在一起,撵鸡打狗,翻墙爬树,起了冲突,打一架往往是家常便饭。

小孩子打架,就很少讲出一个理字,也有哪家孩子吃了大亏,就忍不住告诉家长。

一旦告诉家长,那就真不用讲理了,往往是两个家庭短兵相接的碰撞,不砍倒几个人,很难善了。

往往这样出了人命,官府也是不管,除非哪一家人少,选择告官。

虽然只要告官,就一定能严惩另一家所有人,但是真到了因小孩打架而告官,却往往告官的一家觉得很丢人。

当然,要真是掰扯清楚了,被告的一家有理,告官的那一家反而会被重罚,被打个半身不遂,那算是极轻了。

小孩子打架极多,告诉家长的极少。

······

民间行走多了,杨见山就多了些生气,这样一天天走着,行程就会变得极慢。

李西山倒不着急,就陪着杨见山从头到尾,看着这些鸡零狗碎。

官府要走好多天才能看见一个,当官的,几乎就遇不见。

兵勇也没怎么见过,偶尔看到个小卒,一般守在村落的路口,一般大的村落,也就一个卒,有些还没有。

普通老百姓极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