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暗流涌动,合纵再试锋芒(1 / 2)

邯郸城会盟的余温尚在,街巷间孩童传唱的合纵歌谣,还萦绕在人们耳畔,可城外那如乌云压境般的秦军威胁。

却片刻未曾消散。残冬的风,呼啸着刮过邯郸城新筑起的城垛,似在低诉着大战将至的紧迫。

城内,联军幕府之中,烛火摇曳。各国智囊围坐于长案,对着摊开的羊皮地图,正激烈研讨秦军新动向。

那地图上,秦军营地的标识醒目,周边山川河流走势被细细勾勒,标注着可能的进军路线与埋伏要点,众人皆知。

此番秦军卷土重来,必定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据探子回报,秦军那‘通天楼’与新型投石车已操练多日,配合娴熟,其威力不可小觑。我等虽设了壕沟、拒马,可面对这般利器,怕仍是难以抵挡太久。”

一位赵国谋士神色凝重,话语间满是忧虑,手指重重戳在秦军器械的图示上。

齐国将领皱着眉,接话道:“吾等的‘火龙弹’数量有限,需用在刀刃上。当诱使秦军主力靠近城垣,集中火力摧毁其攻城重器,否则,一旦让那‘通天楼’逼近城墙,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纷纷点头,可如何诱敌,又成了棘手难题。

李牧身披厚重披风,大步迈入幕府,带来最新军情:“秦军先锋部队开始频繁试探性进攻,小股骑兵不断骚扰城外村落,似在找寻我军布防漏洞,且后方补给线重兵把守,源源不断有粮草军备运来。”

听闻此言,室内气氛愈发凝重,众人意识到,秦军这一战,筹备得滴水不漏。

“传令下去,城外各营提高警惕,轮换值守,谨防秦军突袭。城内百姓,加速储备水源、干粮,做好长期坚守准备。”

李牧果断下令,诸将领命而去,各自奔赴岗位,整军备战的号角,在邯郸城内外再度吹响。

秦军营地,王贲身披战甲,巡视着一列列严阵以待的新兵,身旁的“通天楼”巍峨矗立,投下巨大阴影,那钢铁铸就的外壳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好似一头沉睡待醒的巨兽。范雎则带着一群细作。

低声叮嘱着潜入各国的要诀,手中紧握着各国朝堂权贵的详细情报,眼中闪烁着阴鸷算计之光。

“此番进军,先以攻心为上。放出流言,称楚国与赵国暗中争权,欲在战后瓜分魏国领土,挑起他们内讧;再命先锋猛攻邯郸城侧翼,佯装主力,待联军调兵救援,我大军直捣其防守薄弱处。”

范雎阴冷谋划,嘴角挂着志在必得的笑意,王贲听后,点头称善,旋即挥军开拔。

一时间,邯郸城外,黄沙漫天,秦军如黑色潮水般汹涌而来。

先锋部队高举旗帜,呐喊着冲向城侧,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联军依计调兵防御,可就在此时。

城内流言骤起,说楚国项梁私藏精良兵器,不愿分给他国,魏国将士听闻,阵前便起了骚乱,有人甚至要回撤营地对峙。

李牧见状,心急如焚,策马奔至阵前,拔剑斩下军旗一角,怒吼道:“此刻秦军当前,若自乱阵脚,邯郸必破!诸军听令,坚守本职,违令者斩!”

言罢,亲率赵军精锐冲向骚乱之处,强行镇压,稳定军心。同时,令齐国弩手登上城头,瞄准秦军先锋,以密集箭雨阻滞其攻势。

“火龙弹,准备!”齐国将领高呼,随着一声声呼啸,“火龙弹”划过天际,砸向秦军“通天楼”与投石车。刹那间,火光冲天,秦军阵中一片混乱,攻城器械燃起熊熊大火,部分“通天楼”被烈焰吞噬,结构崩塌。

秦军主力见势不妙,却并未慌乱,王贲迅速调整阵型,绕过燃烧的器械残骸,分兵两路,一路继续佯攻侧翼,吸引联军注意,一路绕道山林,突袭联军后方粮草营地。

此地由燕国军队守护,兵力相对薄弱,秦军一到,便展开激烈拼杀。

燕国将领拼死抵抗,派人向城内求援:“秦军突袭粮草,速来支援,否则联军断炊,危矣!”

李牧接报,权衡再三,抽调部分城中守军,与赵国铁骑组成敢死队,冲向后方。

途中,遭遇秦军伏兵,李牧毫无惧色,挺枪跃马,率军奋勇突围。

一番激战,血溅当场,终是杀退伏兵,赶到粮草营地。

此刻粮草营地已是一片火海,燕军与秦军胶着混战。

李牧大喝一声,率铁骑如利刃切入秦军阵中,左冲右突,赵军将士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以命相搏,渐渐扭转战局,将秦军赶出营地。

而邯郸城正面战场,各国联军在楚国项梁指挥下,趁着秦军主力分兵,发起反攻。

楚军勇猛无前,魏军弓弩掩护,联军步步紧逼,将秦军先锋逼退数里,重新稳固防线。

经此一战,联军虽守住邯郸,却也伤亡惨重,粮草损耗大半。

各国将领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城中,面面相觑,心中满是忧虑。赵王紧急召集众人,商讨对策。

“秦军此番攻势狡诈且凌厉,我等合纵仍有破绽。往后需强化情报互通,提前洞悉秦军奸谋;再者,粮草储备应分散多处,加固守护。”

李牧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与沙哑。

楚国项梁亦道:“我楚国愿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