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照见古今愁(3 / 3)

的大哥翻这么久作什么,但他不好说长兄的不是,只能陪着站着。

见识过那场闹剧,他心里也没指望能有什么好词。

忍耐着长兄突如其来的脾气,赵楷一篇篇看过这些杂诗,只有几篇能入他眼,但又比之前那几个词家差的更多。

此次题为明月,在东风,秋波,美人,婵娟之中翻了半天。

忽然见到一首清新的小诗。

他抽出来仔细打量。

“朝饮前溪水,暮泛前溪舟。溪头有明月,照见古今愁。”

这是谁写的小诗?

赵楷顾不得这首前溪曲没怎么写明月,读了一遍,只觉得清新怅然。

他看向主簿。

上面的落款署名,居然是记不得了。

主簿头疼,依着上面的字句在心里比照了下。

一个名字从他脑海中闪过。

这好像是……李浔的字。

李浔的字并不算很规整,但是筋骨分明,总有潇洒之意。

……

……

另一边。

蔡休头疼地交出了新作,他心里还存着对樊五的仇恨,所以只是随意写了几句,连词牌都没心思套上去。

考完两门,上午的考核就算结束,他也懒得收拾书箱,直接站在那等李浔和王逸收拾完。

蔡休嫌弃地瞪了一眼白子兴。

“怎么成日净想着套人麻袋,他都看见你了呆子,你再把他头遮上有什么用?”

白子兴卷着麻袋。重新揣到书箱里。

“知道什么叫做有备无患么,这次不就用上了?再说,被人瞧见有什么要紧的。”他嘀咕道,“被看见就看见,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白十一是也。”

白子兴道:“他被套中动弹不得,更好挨打。”

白子兴从来就没想到瞒谁。

“再说了,我早就看过学规,私下斗殴只是要扫几日学舍,再抄《仪礼》。”白子兴已经把处罚摸清楚了。

旁边的王逸吸了吸鼻子。

他诗词一门没有作好,这次恐怕又要落到张明堂后面,收拾书箱都没了力气。

心里还忍不住想方才国子监老主簿带来的三个小孩。

他开口道:“你们知道那三个孩子是什么人?我看有主簿亲自作陪,恐怕来历不凡……”

李浔把书箱装好,道:“是皇长子和皇三子,至于最小的那个,我不清楚。”

蔡休的脸色顿时煞白。

“樊五早不发作,晚不发作,偏要这时候找我闹……”

“这次又作了一首诗,我命休矣……李浔,今晚我去你家住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