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分到稀缺房源(1 / 2)

这次去申城,程雪飞没来得及告诉姜鸿宇。

正好,这两天姜鸿宇要上课,就没打搅他。

程雪飞一个人下了火车后,拎着行李包,直奔杂志社。

到了杂志社,习惯性地先去找伍泉。

伍泉陪她去见了陈主编,陈主编拿出一套钥匙交给程雪飞,喜不自胜地告诉她,她很幸运地分到了一套公寓房。

公寓房在申城属于稀缺资源,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尤其是程雪飞分到的这套公寓,是稀缺中的稀缺!

这套公寓坐落在申城最繁华的街道上,是三十年代法国商人杜波瓦投资建造的,原名叫杜波瓦公寓,建国后改名隆昌公寓。

当年只有外国商人和一些新兴贵族才能住的起,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申城解放后,住在这里的新贵们有一大半撤离,公寓楼被接管,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宿舍。

因为这里地段好,室内设计更现代化,不仅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抽水马桶,冬天还能提供暖气,所以始终是一房难求。

但凡住在这里的人,都不想搬出去。

几十年里,很少有房间空闲出来。

即便有空房,立马会被一些关系户疯抢。

杂志社的人向申城文化局提出了程雪飞的分房要求

时,文化局的人就给房管所打了电话,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一开始房管所不怎么上心,到了年底了,大家的工作态度有些松散,都在忙着过年,分房子的事,可以等到年后再办。

文化局的人连催两次,房管所也没个明确答复。

文化局干脆直接找到市政,让市政办公室秘书给房管所打了通电话。

房管所再不敢懈怠,答应立马给安排房子。

房管所的人见市政如此重视,知道这次分配住房的人有些来头,不能随便应付。

恰巧隆昌公寓最近刚腾出来一套房子。

这套房源刚一出来,就有好几个瞄着,都想方设法地想弄到手。

房管所的人实在不知道该分给谁,都是有点权力有点关系的,不管给谁,都要得罪其他几家,所以房子一直没有着落。

现在突然空降了一位有来头的人物,惊动了市政的人专门打招呼,那就干脆,趁机把这个烫手山芋送出去。

所以,程雪飞能得到这套住房,也算是占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便宜。

整个杂志社的人对程雪飞能分到这么好的住房,都是羡慕加嫉妒。

按理说,分房子,是有一定规矩的。

要么按照工作年限分配,要么按

照学历进行分配,或者对单位有些贡献、业绩好的,甚至是家里孩子多的,也能得到一些照顾。

可程雪飞呢,人还没到任,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学历,家里也没有五六个孩子,凭什么就一上来就能分到这么好的房子?

看看其他人,要么是几个单身汉合伙挤一间屋,要么,拖家带口挤一间屋。

像伍泉这样的,杂志社成立之初就到这工作的元老级人物,也是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间小房子里。

程雪飞凭什么能得到如此照顾?

对此,杂志社的陈主编和熊书白总编,也表示很惊讶:

房源不是我们分配的,我们怎么知道人家为什么能分到那么好的住房呢?别说你们眼红,我们自己还羡慕着呢!

人走时运马走镖,运气这东西,是羡慕不来的!

就这样,程雪飞阴差阳错的,分到了这套公寓房。

程雪飞拿了钥匙,伍泉陪她一块过来看房。

来到那套公寓楼下远远一看,嚯,网红公寓楼!

公寓楼坐落在一条风景优美的梧桐大道上,周边环境娴静优雅。

楼高八层,外观整体是乳白色,现在有些破落,显然年久失修了。

但仍然保持着欧式建筑的古典气息。

每家有一个

半圆形露天阳台,看起来很有情调。

程雪飞的房子在三楼。

这房子本来是有电梯的,是那种铁栅栏式的老式电梯,在电视上很常见,专门有人负责开电梯。

不过现在已经都上了锁,多年不运行了,只能走楼梯。

顺着楼梯来到三楼。

每楼有四户人家,门上贴了门牌号。

程雪飞的房子在三零四。

来到门口,掏出钥匙,程雪飞有点小激动。

她特别喜欢这房子的地段和环境,这个地段闹中取静,离市中心繁华路段既不太远,也不太近。

周围的建筑没那么密集紧凑,风景绿化也很好,很适合孩子成长。

放在几十年后,这样有的房子,想买都买不到!

而且,这里离杂志社和师范学院都不算远,等以后他们正式搬进来以后,两个人一人买辆自行车,她去杂志社上班,姜鸿宇去师范学院上学,都很方便。

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安排了!

程雪飞按捺着激动的心情打开房门,一种厚重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里光线柔和,整体算干净,没有那种搬家过后乱糟糟的场景,只是有一种长时间没通风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