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落水一事,果然不是意外。
确定答案后的审问,自然而然的变得顺利多了。
随钱嬷嬷来的几位女官中,就有内廷刑讯司的人,虽说不能刑讯逼供,但她们精通审问技巧。
不过是对着个闺阁女郎,在她本就慌了阵脚的情况下,没几个回合,姚家大姑娘姚蓉儿就承认了是自己失手推的人。
至于原因,跟钱嬷嬷所猜测的又有所不同。
钱嬷嬷原本以为,是这位姚姑娘,同王婉有私人恩怨,不愿让对方顺顺当当成为自己的嫡亲长嫂,故而推人落水。
毕竟,就算如今民风开放,但无论是谁家做婆母的,都不会喜欢出嫁前就名声有损的儿媳。
就算顾忌王家不去退婚,那也早早对这位儿媳起厌。
这样一来,王婉日后嫁进姚家,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如此已经算是闺阁女眷中,最歹毒的计谋了。
但钱嬷嬷没想到,这里面竟还牵连到了王婉的未婚夫,姚家大公子,还有方才在这儿徐姑娘两人。
徐家姑娘名唤心如。
据姚蓉儿所说,时常来姚府走动的徐心如偶然间撞见她兄长一面,心中立即生了私情。
只是对方出身商贾,这样的身份,姚家是万万不可能聘来做长媳的。
并且很快,姚家大夫人为长子定下了王家的婚事。
本来这只是一桩无疾而终的少女心事,摁死在心底,往后各自婚嫁即可。
但徐姑娘却心生不甘。
她认为是自己先认识姚家大郎,不愿心上人另娶。
而姚家姑娘跟她关系极好,不忍她日日垂泪,受徐心如的蛊惑,一时冲动,做下此等错事。
这是姚蓉儿的说辞。
兼听则明。
难得领了桩正经差事的钱嬷嬷,当然不会听信片面之词,她家娘娘为了王婉母女如此大动干戈,那她自当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在姚蓉儿说完后,钱嬷嬷当即吩咐两名内监去外面拿人。
将刚刚离开姚府的徐心如捉了回来。
这一次,几名刑讯司的姑姑,就没有那么和善了。
有了姚蓉儿的口供在前,对这位徐姑娘刑讯逼供也使得。
但显然,这位徐姑娘颇为识时务,还未带她去内廷的刑堂,便一五一十的招了。
比姚蓉儿招的更为爽快。
只是她的话,跟姚蓉儿的说法又有不同。
徐心如说的是,她同姚家郎君是两心相许,并非单相思,只是迫于身份之别,情郎不能娶她为正妻,却也承诺等婚后,纳她为贵妾。
她理解情郎的为难,也相信两人情比金坚,并不会因为名分所累,乖顺听从情郎的话,安安分分等着做姚家妾。
至于姚蓉儿推王婉落水的事,徐心如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更从未有蛊惑对方行谋害之事。
话落,一道屏风相隔的姚蓉儿被解开穴道,直接冲了出来。
然后就是好一场对峙大戏。
钱嬷嬷等几位女官没有阻拦,听着两人互相攀咬的话。
事情真相反而渐渐清晰。
徐家在贺州是出了名的巨富,而姚家虽然是官宦世家,但论起钱财,当然没有世代为商的徐家多。
姚蓉儿待字闺中,手里除了长辈们逢年过节赏的玩意摆件,每月只有那点子例银,徐心如一介商贾之女,能同她成为闺中密友,靠的就是银子。
姚蓉儿看不上徐心如商贾出身,却又艳羡对方有使不完的银子。
知道对方跟自家兄长有私情,她十分赞成,使起徐心如的银子也愈发不客气。
姚蓉儿已经定下婚事,正在备嫁妆,对银子的胃口便愈发的大。
毕竟嫁妆乃私财,没有姑娘家会嫌自己嫁妆少。
可这一回,徐心如给的便不那么爽快了。
她对姚蓉儿哭诉自己日后要在主母手下做妾,也要留些体己银防身。
于是,姚蓉儿为了万两银票,答应让王婉在众目睽睽之下落水,日后就算嫁入姚家,也要夹着尾巴做人,绝对拿不起主母的架子。
两人一拍即合。
这才是真相。
理清所有原委,钱嬷嬷却没有离开,而是安然等着另一位当事人,姚家大郎下值回府。
将事情阐述与对方听后,表示想听听对方的说法。
姚家大郎已是双十之龄,身有官职,比起两个姑娘,他倒是处变不惊。
不过迟疑几息,便坦率承认自己同徐心如却有私情,不过只是许诺了一个妾室的身份,绝不会宠妾灭妻,让其越过正妻去。
至于未婚妻落水一事,幼妹绝无害人之心,是两个姑娘家一时糊涂罢了。
他会亲自去王家请罪。
钱嬷嬷领的命令是查清落水真相,至于查清后,如何惩处真凶,她家娘娘没有吩咐。
姚蓉儿和徐心如又都不是可以随意发落的奴仆之流。
总归,王婉是王家的姑娘,她吃了这么大的苦头,全因为未婚夫的风流债,自有家人为她出头。
事情如何解决,是王、姚两家的事。
故而,得了这话,钱嬷嬷二话不说,指了个内监,让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