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系统的帮助,识破了敌国的奸细,并将计就计,获取了敌国的重要情报。
皇后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系统的帮助,识破了敌国的奸细,并将计就计,获取了敌国的重要情报。
皇后深知这份情报的分量,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秘密安排心腹之人将情报送往御书房。皇帝正在为边关的战事愁眉不展,当看到皇后送来的情报时,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与钦佩。这份情报详细地记录了敌国军队的兵力部署、粮草囤积地点以及他们即将发动奇袭的路线。
皇帝立即召集朝中重臣商讨应对之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又带着一丝激动。一些武将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根据情报调整战略,给敌国来个迎头痛击。文臣们则谨慎地分析着情报的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陷阱。
“朕以为,此情报虽得来不易,但仍需小心谨慎。”皇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陛下,臣愿领一支精兵,按照情报所指,先行奇袭敌国粮草囤积之处,断其后路。”镇国将军站了出来,抱拳请命。
众人纷纷附和,皇帝略作沉思后点头同意。“镇国将军此计甚好,但务必小心。朕再派一员副将协助你,另外,朕会让附近郡县的守军做好接应准备。”
皇后在后宫也没有闲着,她深知战争一旦爆发,粮草物资的供应至关重要。于是她开始着手整顿后宫事务,倡导节俭之风,并且命人将后宫中多余的物资清点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镇国将军率领的精兵趁着夜色悄悄出发,按照情报中的路线顺利找到了敌国的粮草大营。一番激战之后,成功将粮草付之一炬。敌国军队得知粮草被烧,阵脚大乱。而本国的军队则依据情报提前布置好防线,在正面战场上给予敌国军队沉重的打击。
在这场战争中,皇后成为了扭转局势的关键人物。战争胜利之后,皇帝对皇后更加敬重,不仅赏赐了无数珍宝,还下旨让史官将皇后的功绩详细记载下来,供后人敬仰。皇后的威望在宫中宫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她却依然保持着那份睿智和淡定,继续协助皇帝治理国家,让国家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道路。
随着这场战争的胜利,皇后的睿智之名传遍了四海。各国使者前来朝见之时,都会特意请求拜见皇后,以表敬重。
然而,树大招风,皇后的功绩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与怨恨。后宫之中,一些妃子开始在背地里嚼舌根,散布谣言,说皇后是借助妖邪之力才获取情报的,所谓的“系统”定是与邪祟有关。这些谣言起初只是小范围的传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传入了一些朝臣的耳中。
朝堂之上,一位御史大夫站了出来,弹劾皇后所谓“妖邪之事”。他言辞凿凿:“陛下,皇后虽于战事有功,然其所用之法不合常理,恐有妖邪作祟。此等行径若传扬出去,有损我朝威名,还请陛下彻查。”皇帝听闻,心中虽对皇后深信不疑,但在众臣面前,也不得不重视此事。
皇后得知后,坦然面对。她请求皇帝允许她在朝堂之上亲自解释。皇帝应允。
那日,朝堂之上气氛紧张。皇后身着华服,仪态端庄地走进大殿。她目光扫视群臣,然后缓缓开口:“本宫所谓的‘系统’,并非妖邪之物。本宫自幼熟读兵书,研习谋略,对人心洞察入微。当日识破奸细,乃是本宫观察其言行举止、神色破绽,再结合多年所学判断而出。至于那获取情报的巧妙之计,不过是本宫依据对敌人心理的揣摩,顺势而为。本宫一心只为我朝江山社稷,却被人污蔑至此,实在心寒。”
皇帝听后,心中释然,他站起身来,威严地说道:“朕相信皇后所言。朕与皇后相伴多年,深知其为人。朕也希望诸位爱卿莫要轻信谣言,以免扰乱朝纲。”
群臣听皇帝如此说,纷纷低头称是。但仍有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暗中勾结,试图找到新的证据来扳倒皇后。
皇后也察觉到了这股暗流涌动。她在后宫中加强了防范,同时继续以自己的智慧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她向皇帝提议,为了巩固边防,应在边境修筑坚固的堡垒,并加强与周边友好国家的贸易往来,从经济和军事上共同增强国力。皇帝采纳了皇后的建议,派遣能臣干吏前往边境执行此项计划。
在修筑堡垒的过程中,皇后又一次展现了她的非凡谋略。她命人在堡垒的设计上融入了许多巧妙的防御机关,这些机关的设计图都出自皇后之手,是她根据自己多年对军事防御的研究精心绘制的。而且,她还亲自监督物资的调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随着边境堡垒的逐渐建成,本国的边防更加稳固。而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日益繁荣,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百姓们安居乐业,对皇帝和皇后的爱戴之情也越发深厚。那些想要扳倒皇后的人,在看到皇后如此得民心,且为国家做出如此众多的贡献之后,也渐渐不敢再有什么小动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