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救了马皇后儿子孙子22(1 / 2)

这两年朱元璋有点苍老,徐慧珍每个月都给皇帝请两次平安脉。

朱元璋揉着发胀的额头:“徐丫头啊,你也不是外人,这人老了咋越来越爱想以前的事呢?朕现在常想孩子们小时候的事。老了不中用了。家里孩子都管不好!”

徐慧珍赶紧战战兢兢的倾听,皇帝这是要给自己找台阶下,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老头这两年又舍不得了,放出来吧怕伤了朱标的心。

关着朱元璋又有点舍不得,真是进退两难,天下只有狠心的儿女,狠心的爹妈却少见。

现在朱棣就是一块烫手山芋,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徐慧珍能咋说:“陛下慈父心肠让臣感动,家里孩子都这样,沐阳这孩子有的时候气的我牙痒痒的,出去游学我还舍不得,真是远了香近了殃!

朱元璋一脸落寞:“徐丫头你别学那些老油条,你明明知道朕的意思,家里这点破事你都知道,你说朕该咋办?你能治好病症,朕家里这摊子乱麻可有办法收拾?

说错了朕不怪你,今天你说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徐慧珍一看这是活脱脱走不出去了,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那是不成了!

徐慧珍站起身来走到与图面前:“万岁我大明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然这世上还有好多国家,咱别光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啊,外面有星辰大海啊,这么多海外膏腴之地,放在那里怪可惜的,我们应该放眼星辰大海!”

朱元璋砸吧砸吧嘴:“打仗就是打的钱粮二字,庄户人家刚过了几年安生日子,真不忍心在加税啊!”

徐慧珍心里头直抽抽:皇上今天臣说过的话,出了门臣就不认了,庄户人家荷包里掏干净能有几个铜板,农税加不得,商税可是大有可为的。”

朱元璋眼珠子一下子就圆了:“丫头你好好说说这商税!”

徐慧珍也就没有保留:“皇上30税1这是给原材料上了税,这个方向就是错的,应该给收入上税,而且这税还要分开来上,比如丝绸棉布茶叶这种利润高的是一种税,村里的老汉家里种的甜瓜那就不能和丝绸是一个税率。

农税的人头税也是这样,财主家地多人口少,庄户人家地少人多,按人头算钱庄户人家太吃亏,要是把税按田地收这不伤庄户人家的荷包,皇上也能宽裕一些。

朱元璋一拍大腿:“徐丫头你就应该做个户部尚书!这些遭瘟的书生从不跟俺说这些!他们有功名的人哪个名下都挂着不少田地,当俺不知道呢,一个个还天天跟俺哭穷!”

朱元璋好像突然间反应过来了,这有功名的免税,小户人家就会挂靠在读书人的名下做个佃户,这可真是一条糟心的事,长此以往这地就集中在大户人家的手里了。

这还收个屁的税,大明这不让读书人给架空了吗!

徐慧珍又给朱元璋出了一条计策:“我大明富有四海,这港口贸易可是块肥肉!咱只要守好了港口这银子不就有了,臣在广府推广牛痘的时候,广府港口到处都是来咱大明买东西的番邦人。”

朱元璋醍醐灌顶一般突然开窍了:“好徐丫头,可惜了是个女娃,这要是个男子我大明又多一个能臣!”

朱元璋毕竟是做了多年的皇帝,想事情比徐慧珍要全面的多。

徐慧珍搅乱一场风云,朱元璋急需搞到大量的银子,让四儿子出去打下一块地方做封地!

肉烂在锅里,儿子都集中在大明,将来在兄弟相残这就倒霉了!

趁着自己还算硬朗,给儿子多占几块地盘!分的远远的省的打架!

朝廷大臣就像被刨了祖坟一样难受,皇帝干的事都是影响自身利益的事。这要是换个皇帝,大臣都能在金殿上把柱子碰的砰砰响!

可宝座上坐的洪武皇帝,那是专治各种不服!你要是敢死谏他是真的能让你去死!保准成全你!

文官是苦口婆心的劝,啥与民争利什么动摇根基的话车轱辘一样的不停的说!

朱元璋这不惯毛病,打了两个提意见的一顿板子这才消停了!

太子负责具体实施,先从摊丁入亩开始,地方豪强大族反应激烈,这是真金白银的往外拿啊!

朱标抓了十多个刺头,发配三千里家产充公,才算把这事按下去!

摊丁入亩弄的刚见成效,朱元璋第二弹就来了,商税变成利润十抽二了,还成立了一个新部门税课部!和六部尚书一个级别,专管天下税收,和户部互相监督制衡。

哪个官员家里和门人没有几个商铺,这可真是伤筋动骨的利润被拿走了。

官员还没等麻木多久,在殿试之后朱元璋第三个炸弹又丢下来了,以后有功名的人不再享有田地免税政策!俸禄银子朝廷给涨3成!

这下子整个官场都炸锅了,这是要干什么?皇帝这是对有功名的下死手了。

这下子文官集团可忍不了,轮翻上折子,在金殿上跪在地上哭诉!朱元璋可不惯着这群人毛病!

你敢哭我就敢打,御史台的御史现在就没有一个屁股好的,想跟朱元璋阳奉阴违,那就更惨了,太祖直接送你九族消消乐!

朱元璋现在和一群勋贵老头喝酒,这群老杀才被朱元璋画的大饼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