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与国同葬(1 / 2)

“武丽.....,武妃她并无大碍。”

“不过,当年您被撤去太子位后,陛下本想把武妃贬为庶人,然后流放至东夷边陲为奴,不过因王后求情,最终只是贬为了庶人,人留在了长安。”

赖长青在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不但目光有稍许游移,手指还下意识的捏了下衣角。

“王后?”

李楹台愣了。

自己的母亲虽然贤良、仁慈,口碑无论在朝中还是民间都是上佳,而且能为母亲求情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怎么都不可能是被夺了宠爱的王后啊!

“当初王后亲自躬身为武妃求情,不但出乎了朝臣们的预料,就连大王在听到这话后都稍许的愣了神。”

这么多年了,赖长青始终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若要说王后是想把武丽留在身边报复,但这十三年中,赖长青在蜀都从未听闻王后有动手的传闻。

而且自武丽被贬后,她就一直待在长安五味十字的老房中,这么多年从没有人去造访闹事。

“母亲无事便好!”

李楹台拍了拍胸脯。

不管怎么样,母亲没被流放东夷为奴只是贬为庶人,这个结果对自己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李姑娘,如今的大唐您也见到,与十三年前相比,简直就是沟渠与大江之别,如今朝堂上乌烟瘴气,四都的节度使也拥兵自重,就连三国联合的伐秦都能违抗王命,迟迟不去派兵。”

“甚至在民间也有了几股不小的造反势力。”

.......

在赖长青的诉说下,李楹台发现唐国的现状已经岌岌可危。

若不是忌惮国运,恐怕四都的节度使们早就起兵造反了。

“唐王到底在干吗?”

李楹台锁紧眉关,她想不明白当年那个仁义天下、治国安邦,以百姓为己任的父王,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

难道真的只是赵归真那个妖道所为吗?

“唉,唐王酒色沉沦、沉溺于丹药,就连上朝都是随心所欲,经常几个月才汇聚群臣一次。”

赖长青无奈的叹了口气。

唐王的突变,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这和赵归真那个妖道脱不了干系。

但忠良谨言的下场,不是人间蒸发,就是尸横长安。

久而久之,原本那些还励志改变国家的良臣们,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也都变的贪墨成风。

“李姑娘,速回长安吧,你母亲还在长安等你,而大唐也需要你。”

突然。

赖长青混浊的眼神中,仿佛又透出了一缕精光。

“大唐需要我?”

李楹台心中已有猜想,但有些话不应由现在的自己说出,而需借他人之口。

“回长安,见到武妃后,你什么都会知道。”

赖长青右掌叠于左掌上,低头颔首弯腰。

“不过老臣还有一个问题,您身边那个人,他真的值得相信吗?”

虽没有直呼李楹台为太子或者王上,但老臣的称呼和君臣之礼,这言下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值得!”

短短两个字,让赖长青再也无话可说。

“臣这就准备车马,让李姑娘你们速速上路!”

说罢。

赖刺史便拉开房门,朝着绿衣青年嘱咐了几句。

“李姑娘,若是需要,我可以将李泰留在蜀都。”

“不用了,不过李泰不能与我们同路,待我们出发三日后,再让他动身。”

还不等李楹台开口,金蝉在一旁淡淡的说了句。

而刚才两人在房内的谈话,金蝉虽在门外,但也听的一清二楚一字不落。

“好!”

赖长青虽不解,但也没有多问。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就这样。

三人重新回到书房后,由赖长青劝说李泰。

一开始李泰死活都不愿意,非要和李楹台一同出发去长安。

但只是一个警告加上略带嫌弃的眼神,便让这大唐的太子乖乖低下了脑袋,蹲到了一旁去斗蛐蛐了。

蜀都的西大门。

从南荒带来的那两匹千里马,拉着全新的马车,在一旁吃着草料。

“李姑娘,前往长安的通行证和行李,我已放在了车内,沿着官道走下去,大约十五天左右就可以抵达蓝田。”

驱散了城门口拥挤的难民后,这里变的安静了许多。

“好的,我知道了。”

“赖刺史,我想问您一件事,把难民拒之门外,只给他们提供豕食,这是您的主意吗?”

上车前,李楹台突然扭身朝着赖长青问道。

“是我要求这么做的!”

如今。

四都的节度使们,为了逼迫百姓们起义,早已下令刺史们不能收留难民,并且还要辱之。

若是不听令者,便会大军杀入,在千刀万剐后吊于城楼口上以儆效尤。

不过这些话,赖长青并没有对李楹台说出。

“姐,你注意点那个家伙,我看他不像是个好人啊!”

车轮滚动扬起了阵阵尘土。

金蝉、李楹台和小洛阳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