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马邑之谋(1 / 2)

“武功盖世!朕喜欢这个词!”刘彻高兴道。

“建元六年五月, 窦太皇太后去世,这于年轻的帝王而言亦悲亦喜,自此皇帝开始真正掌握大汉帝国的权利。同年, 匈奴再派使者来汉朝要求和亲, 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和亲只是一层遮羞布, 所谓和亲真相就是勒索。”

“自汉高祖七年,亲征的刘邦被冒顿单于以30万骑围困于白登,以陈平之计, 贿赂匈奴阏氏脱险, 又接受娄敬之策, 以宗室女假称长公主,远嫁冒顿单于。和亲之策在大汉持续了整整六十五年。每次和亲,都会有一群无辜的少女和仆从及大笔被勒索的财物被送出去,求一时和平。”

和亲并非送出公主和财物而已,往往还会选多名美人做为滕妾随行, 又有太监、宫女等陪嫁, 汉奸之祖中行说就是随和亲公主去的匈奴。

“白登之围是汉高祖一生之耻,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虽被评为明君,在后世排位就不算高, 很大原因就是在对匈奴的弱势。”

天幕出现后不管说好说坏, 刘邦都能泰然处之, 唯独听到这白登之围却让他心下一沉。好在现在白登之围尚未发生, 谋划一番或许可以避免也不一定。当然刘邦也不会怕白登之围就不敢亲征, 他是个惜命却不畏死的君王。

“汉初对匈奴的弱势固然与秦一世无道,秦末中原内战导致人口损减和生产力被大肆破坏的客观原因。然人皆慕强,尤其是皇帝, 客观因素是可以解释可以理解,但不够强就是不够强。在很多事情上,即便你有一百个失败的理由,输了就是输了。”

又是秦始皇想要打儿子的美好一天。

“和亲政策最初原是迫不得已的缓兵之计,我想即便最初采用这个计策的汉高祖当时所想必然也是回去后重整旗鼓再战。然汉高祖发迹很晚,在他的同辈人秦始皇薨逝后才开始步入历史的舞台,白登之围后没多久,刘邦便溘然长逝,显然他已经无法在自己手上一雪前耻了。”

嬴政有些意外,他早就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他之后朝代的开国之君,但一直以为刘邦与他的儿子差不多年纪。可听着天幕之言,刘邦竟然与他是差不多年纪?

“有些缓兵之计用久了就不是缓兵之计了,时间久了,朝廷上下的耻辱心就淡了,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并不是国策,而将这临时性的政策当做了国策,来阻止想要雪耻的主战派。立国之初,政权孱弱,放下颜面暂施此类政策并没有问题,怕就怕后人不知道根据国情调整决策。”

“同样的问题,在许多朝代都曾面临,比如李唐时,为了不腹背受敌,初唐就曾忍辱与突厥联盟。玄武门之变后,突厥人兵临城下,唐太宗也定下过城下之盟。可没几年,李世民就把突厥可汗抓来长安跳舞了,因此大家就知道与突厥之盟,是朝廷根据局势制定的缓兵之计,而不是真的认怂。”

“与李唐相反的是赵宋,赵宋立国之初也与辽国签订了不利于自己的和约。可是赵宋一代不如一代,最后原本当为一时之策的岁币就成了贯穿赵宋一朝的东西,怂字牢牢地扣在了赵家的头上。”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故此大唐对外强硬,却有盛世景。赵宋花钱买平安,却始终不得平安,落得积弱之名。”

“李唐强势,概因李世民在朝廷将己方弱势的所谓盟约习以为常之前,就发起了反攻。而赵宋一代弱一代,未尝不是朝廷和百姓习惯了交岁币买平安后,底线一步步被拉低,导致主和派越来越占据上风之故。”

“在大汉朝,持续了一甲子的和亲政策,同样也纵养出了一大批软骨头的求和派。对外,他们软弱无能,但在朝堂上却十分顽固,难以压制。高祖皇帝不得已而实施的和亲之策,在主和派眼里却变成了仿佛不可更改的圣训。”

“直到年轻富有野心的帝王掌权,朝廷里弱势的主战派终于敢冒头。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就是否继续和亲在朝廷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许是考虑到太皇太后新丧,掌权之初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上朝臣以主和为主,早就想反击匈奴的年轻君王压制住了冲动,选择继续韬光养晦。”

窦太皇太后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她一直担心皇帝太过锐意。如今知道皇帝竟能安耐一时,并非冲动行事,也就放心了不少。

“两年后元光一年,马邑有个大商人聂壹找到王恢表示匈奴屡屡犯我大汉边境,总是个祸害。主动请缨愿以身诱敌,诱匈奴军臣单于进入入境。汉军在马邑谷中设伏,以逸待劳必然能取得胜利。”

“此即为马邑之谋,王恢将此计转达皇帝。刘彻同意了这个计划,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为将军,率三十余万大军分别埋伏于马邑附近【注1】。这个怎么说呢?以上没有一个有做大将军的本事,当个校尉我都怕他们德不配位。”

听到这句,刘彻脸都绿了,窦太皇太后也叹了口气。

“聂壹以经商为名前往匈奴部落,见到军臣单于后,表示马邑城豪富,牲畜财物无数。自己手下有数百人,愿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