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不谋而合(1 / 3)

洛清清送秦泽煜进山之后,便投身于另一项宏大的工程——建桥。

凭借过往修建秦府和新城的经验,洛清清在基建领域已颇具造诣,她身边聚集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包括木工、石匠和泥瓦匠等等。

秦泽煜离开时,不仅留下了南疆大营和新城大营的兵马,甚至所有能调动的人手都交到了洛清清手上。

洛清清迅速调动了两千兵卒,投入到挖石、挖桥基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中。

同时,洛清清以优厚的待遇招募民夫,每日十八文铜钱,三餐丰盛,更有奖金激励。

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普通百姓前来应聘,使得青云县县城和宝顶新城的海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洛清清作为总指挥,统筹全局,她的女官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练成长。

蒋锦玉如同执行总裁,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管理;木云则担任财务总监,负责建桥工程的财务支出和调度。

其他两位女官则负责洛清清的安防以及王府后院女眷的防卫工作。

此外,庄子上养育的孤儿们也在洛清清的悉心培养下逐渐成长。

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学习各种技能,并在学成后按照洛清清的要求进入不同的行业。

其中,少年阿狼以其胆大心细、擅长打探消息的特点,在庄子上跟随暗卫南卯学习,短短几个月便掌握了跟踪、刺探等绝技。

在扳倒许知州的行动中,阿狼带领的孤儿小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清清的建桥工程不仅改变了当地的面貌,更让无数百姓受益。

那些在庄子上成长的孤儿们,也在她的培养下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洛清清的众多追随者中,蒋锦鑫无疑是个令人瞩目的存在。

她原本怀揣着攀附秦泽煜的野心,意图借此摆脱流人的身份,为此她不惜扮演绿茶角色,甚至涉足间谍活动,其手段之多变,令人咋舌。

她就像那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在许知州与秦府之间摇摆不定,寻找着最佳的生存之道。

然而,在许知州与洛清清的最后对决中,蒋锦鑫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洛清清。

她将自己从刺史府探听到的消息,如许家宝库的藏匿之地、账册的密室等,一一告知了洛清清。

尽管这些消息并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无疑为洛清清省去了不少麻烦。

洛清清对蒋锦鑫的左右逢源虽有所不满,但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却也让洛清清看到了她的聪明与决断。

同时,考虑到蒋龙和蒋锦玉的面子,洛清清对蒋锦鑫的处置也显得尤为谨慎。

在打倒许知州后,洛清清对蒋锦鑫既未奖赏也未处罚,算是功过相抵。

蒋锦鑫与蒋家对此深感感激,他们深知作为主子,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下属两面三刀。

蒋锦鑫曾出卖秦府的行为,虽可视为她为了取信许知州而不得不为之,但实则也暴露了她的投机心理。

这种两面下注、择优而取的行为,无疑是上位者最不能容忍的。

然而,洛清清却选择了宽容。

她并未因蒋锦鑫的过错而将其处死,反而给了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她告诉蒋锦鑫:“你读过书,人也机灵,以后便在我府中的私塾中教授军中的武官文化知识吧。”

洛清清此举,不仅能为王府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素养的武将,也为蒋锦鑫提供了一个重新开始的平台。

洛清清一直在努力复制后世军队的模式,而蒋锦鑫的加入,无疑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洛清清的精心策划下,军队的纪律性和执行力逐渐得到了提升。

要想真正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扫盲教育势在必行。

然而,面对当前的环境和条件,全面推行扫盲教育显得尤为艰难。

洛清清决定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

首先,她着眼于军官阶层,特别是百夫长以上的官员,希望他们能成为文化知识的先行者。

这一计划遇到了不少困难。

秦泽煜招到了一批流放岭南的大儒和官员。

但是他们曾经身居高位,虽然此时身处逆境,但依旧保持着高傲的自尊,他们不屑于去教授一群粗俗的士兵。

面对这一困境,洛清清并未气馁。

她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改变南疆贫困落后的现状,一定要先从教育抓起。

她决定亲自寻找合适的“先生”,建立一所军官学校。

这些“先生”中,有被流放的小吏,有犯官的后代,还有像蒋锦鑫这样的女性。

他们有不同的背景,拥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但洛清清都给与他们足够的尊重,所以他们都非常珍惜洛清清给他们的这次机会。

在这群先生之中,蒋锦鑫的卓越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她未曾料想,身为女子,竟有朝一日能站在讲台上,为那些体格魁梧、气势磅礴的男子传授知识。

昔日,她为了接近秦泽煜,曾刻意伪装,时而故作柔弱,时而矫揉造作。

然而,当她真正站在教室的讲台上,面对那些身强力壮的中阶武官时,她摒弃了所有的矫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