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益州的兵诸葛亮调来守南郡了。
南郡的兵孤军深入攻打襄樊。
如果占领了襄阳城,需要一鼓作气向宛城和洛阳进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曹操,全面接手曹操的势力。
但是这是一支孤军,很难做到。
那么就只能在襄阳城防守了,可是防守也不是好的选择。
孙权还在呢。
这种情况下就是攻下了襄樊,尽管襄阳城易守难攻,也是难以守住的。
原本只有汉中、南郡两道防线。
攻下襄阳后,刘备抵御曹操的地方就从南郡变成了襄阳。
孙权又对南郡虎视眈眈。
所以防线变成了三条,汉中、襄阳、南郡,三道防线一道都不能崩。
兵力分散,要守住有很大的难度。
孙权万万没有想到关羽会回来的这么快,肯定是曹操泄密了。
但凡是他领兵,基本上就没胜过。
孙权被关羽像赶鸭子一样撵了回去,没有讨到任何好处不说还吃了败仗。
曹操的兵力都调到襄阳去了。
孙权回到建业后派吕蒙率兵趁虚攻打皖城,成功将皖城拿下了。
获胜的太简单了。
当他们想进一步攻打合肥的时候,曹操的兵回来了。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
孙权夺回了丢失的皖城,但是损失了甘宁和凌统两员大将。
亏大发了。
曹操守住了襄阳城,但是损失了于禁和三万精兵。
比孙权还亏。
唯一获利的就是刘备,白捡一员大将和三万精兵。
第二年春,曹操进攻汉中。
汉中不光名字好,带有“汉”字,还是战略要地,四通八达。
忽略秦岭和大巴山。
北面是关中,南面是蜀地,西边是陇右,东边是南阳。
曹操这次又没有带上荀攸。
上次是因为荀攸病了,这次是因为荀攸和季汐是亲戚,而季汐在汉中。
正常人都不会让人兄弟相残。
从关中进入汉中有四条道路穿过秦岭山脉,从西往东依次是陈仓、褒斜、谠骆、子午。
只有陈仓路要好走一点。
但是陈仓在最西边,走陈仓进入汉中要攻打阳平关。
阳平关是一险关。
其他三条路虽然不好走,但是没有敌人的关卡阻挡。
曹操选择了子午道。
在南郡已经吃过一次“诸葛连弩”的亏了,不会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
曹操终于攻打汉中了。
刘备得知这一消息时有点兴奋,等曹操攻打汉中失败就可以联曹灭吴了。
他现在已经充分认识了孙权。
孙权就是不顾大局,喜欢背叛盟友的典型,太渣了。
想要匡扶汉室,得先除孙权。
孙权不愧是背刺之王,趁曹操攻打汉中的时候进攻合肥,急于达成“合肥十万送人头”的成就。
驻守合肥的张辽满足了他的愿望。
孙权亲率十万人马攻打合肥,结果被张辽的八百敢死队打败了,损兵折将的逃回建业。
远在汉中的战场,曹操和刘备正僵持着。
黄权私底下向刘备出谋划策,提议在夜晚的时候鸣鼓不攻,这样多搞几次,曹操再听到鸣鼓时就不会理会,可趁此机会进攻。
这是典型的“狼来了”的故事。
刘备有点不太相信曹操会有这么好骗,没有采纳黄权的意见。
黄权被拒绝的有点怀疑自己了。
他找到季汐,询问这建议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为什么刘备拒绝了?
季汐建议他去找法正。
于是他找到了法正,请法正在刘备面前提一次他的建议。
刘备见是法正提出来的,采纳了。
他不相信黄权,但是对法正十分的信赖,提出来的建议肯定靠谱。
曹操果真受骗。
前面几次听到鸣鼓声还会做好防备,后面就干脆不予理会了。
结果刘备大军就真的杀过来了。
曹操这回没有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无奈撤军。
这一战他损失了大将夏侯渊。
季汐当初与刘备说定的是待曹操和孙权作战失败、攻打南郡失败、攻打汉中失败,接连受挫的时候是联曹灭吴的时机。
但是现在看来,时机还未到。
或者说,联曹灭吴的方针要更改了,不能再用了。
得根据实际情况换成最佳的方案。
孙权的两次背刺,足够让刘备集团的人认清孙权的真面目,不攻打孙权就不错了,怎么还会联盟?
和曹操联盟也没有什么好处。
曹操水军不行,过不了长江,要消灭孙权得先灭刘备,从陆路进攻。
水路进攻只是配合陆路进攻。
或者曹操借道南郡从陆路攻打孙权,就能避开长江天险。
但这样刘备太吃亏了。
曹操攻打南郡失败,攻打没有险关可守的汉中又再次失败,应该不会再打刘备的心思了,想必会一门心思的和孙权死磕。
这种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