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1 / 2)

守会直接扔下他们跑路,不得不投降诸葛亮。

这一回马遵还在给各个下属开会,提到诸葛亮率军北伐,天水这边似乎都有相应之一,怀疑地看向下属们,半开玩笑地说:“伯约,尔等如何看待?”

此时的年轻姜维壳子里是真真实实经历了一辈子的老姜。

他直接起身抽剑,说:“你怎么知道我要投降诸葛丞相的?”

马遵:???

这么快就称呼上丞相了?

几名同僚一拥而上,带着马遵的人头和天水的印玺投靠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着这个泪汪汪的年轻将军充满了困惑,那双眼睛就好像已经认识他许久,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与痛苦。

姜维加入队伍后没多久,曹叡便派遣张合拦截。

此时队伍中元老有魏延、吴懿等,但丞相坚持要让马谡为先锋,去守街亭,千叮咛万嘱咐,按照他交代的作战计划去执行就行。

而此时的姜维是个刚入伙的降将,诸葛亮就算有意启用也会遭到反对。但这回不一样,这回是献了马遵太守的脑袋的,是带着天水的士兵一起投降的,有自己的一小股兵力。

姜维自告奋勇,与王平一起协助马谡。

马谡果然不听劝非要去山上驻扎,他便与王平到左右后方侧面的小坡后埋伏。王平的兵是劝说了很久马谡才答应分拨出来的,姜维让他发兵之时扬尘作势,自己这边作为主力军突围,但有个前提,等候他这边的令旗,不要提前行动,就该给马谡个教训。

王平虽是答应,心里头却十分震惊,这天水小将好大的口气,才投降没多久就敢说要给丞相重点培养的接班人一个教训。

不过,教训得好!不听丞相的话,靠着纸上谈兵那一套,自己寻死也就罢了,不知要害死多少将士,要毁丞相多少心血。

待魏将张合到来,立刻下令将马谡围住,马谡傻眼了,眼看着街亭要失守,自己也要败落于此,甚至起了逃跑之意。他分明记得姜维和王平说以防万一会掎角之势帮助他突围,怎么没动静?

魏军大声欢呼,张合下令点火。

此时姜维高高挥动令旗,示意王平可以行动。

两人自魏军两侧后方杀出,张合见状不妙立刻下令撤兵。

然而他要面对的却不是副将王平和小将姜伯约,而是北伐了十一次的季汉大将军姜维,他扯一下缰绳就知道要往哪边跑。

姜维横刀立马,抄近路拦截张合,笑着说:“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劳烦将军与我走一趟吧。”

姜维生擒张合,王平整顿士兵,逃跑的马谡被愤怒的士兵绑了回来。

这是姜维的一点小心机,街亭不能丢,马谡也不能是丞相最信任最重用的人。如今街亭守住,诸葛亮带领的队伍也一并集合,十分恼火马谡居然违抗军令擅自改变作战计划,如果不是伯约有勇有谋,街亭就丢了!

也幸好街亭没丢,马谡免于一死,只是惹了军中众怒,诸葛亮将他调离了前线。

诸葛亮最中意的其实是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良聪明有才智,性格沉稳,做事十分稳妥,只是死在了夷陵。他重用马谡,有很大一部分是补偿心态,把对马良的喜爱投射到马谡身上,甚至不惜违抗主公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

好在这一个教训来得及时,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

而生擒了张合的天水小猛将姜伯约,智勇双全,其性格气节言谈,不输马良,有一种忘年知己的感觉。

姜维走进大帐,给伏案写信的诸葛亮披上一件外衣,道:“丞相,切莫劳累。”

只是他的眼睛为何常含泪水。

诸葛亮还是关切地问出了这个疑惑:“伯约可是有眼疾?”

姜维失笑,抹了抹眼泪说:“是,有眼疾,蒙尘二十七载,如今好了。”

(姜维篇完)

【作者有话说】

这一年,小钟4岁……

第179章 番外:魏晋篇

他或许很早以前就是选择

【将为玩家曹丕在已获得的节点中随机选择。】

建安十三年,曹操经历了两件坏事。

一件是赤壁大败,至此没有了一统华夏的可能。

还有一件则是爱子曹冲夭折。

这一年的曹操还不是魏公。

曹丕也不是世子,年二十二岁,尚未举孝廉也没有官职。司徒赵温想举荐他,但曹操认为赵温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根本不是因为子桓有才能而举荐,一怒之下还把赵温给罢免了。

仓舒之死,他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也十分痛心,父亲却骂他:此汝之幸也!

在这样的前提下,曹丕理所当然地认为父亲对自己是厌恶憎恨的。

仓舒自小就聪明,无人能及。子修兄长在时,他知晓子修一定是继承父业的唯一人选,子修走了,他知道仓舒是唯一人选,仓舒走了,他迷茫了。

仓舒的好友周不疑也是个神童,父亲常有培养他将来辅佐仓舒之意,然而仓舒一死,父亲则十分忌惮,欲杀之。

回到自己世界的曹丕看着空中悠远的白云,突然感觉也并没有那么想回来,他在不被父亲关爱的年岁里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