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三次攻城 长安平定(1 / 2)

尽管第一次攻城铩羽而归,但联军那破城的决心未曾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动摇。诸侯们神色凝重地聚在一起,仔细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们敏锐地察觉到,马超自始至终一直未曾露面,就连西凉军中威名赫赫的徐荣和智谋出众的李儒等宿将也都不见踪影。虽说第一次攻城时,敌军的防守看似森严紧密,但细细琢磨,明显能感觉其缺乏应有的章法,显得不够老练。

于是,在筹备第二次攻城之前,联军煞费苦心地精心制定了详尽的策略。他们决意先以威力巨大的投石车向城墙投射沉重的巨石,试图以此打乱敌军的防御部署,随后派出训练有素的精锐步兵梯队,这些士兵手持坚固的盾牌,在后方弓箭手密不透风的掩护下步步逼近城墙。

进攻的号角骤然吹响,投石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声,一块块硕大的巨石如同流星般疾速飞向长安城头。刹那间,敌军阵营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紧接着,各军中的猛将作为冲锋陷阵的生力军,毫不犹豫地身先士卒,冲在了最前方。

颜良文丑双目圆睁,怒发冲冠,声嘶力竭地怒吼着冲向城门,那悍勇无畏的气势让身后的士兵们备受鼓舞,士气瞬间大振。张飞挺着丈八蛇矛,犹如一阵黑色的旋风,勇不可当,所到之处,敌军心惊胆战,纷纷仓皇后避让。关羽则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身姿伟岸,仿若战神降临,凛冽的杀意让周遭的空气都仿佛凝结。

在这些猛将的引领下,联军士兵们个个舍生忘死,奋勇向前。他们迅速架起云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上攀爬,动作敏捷而决绝。

城楼上的董璜此刻双眼布满血丝,面容狰狞扭曲。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卫长安的重任,也明白这是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一战。董璜内心充满了对叔父董卓之死的悲愤,以及对眼前联军的仇恨。他疯狂地挥舞着佩剑,嘶声怒吼:“将士们,随我死战!守住长安,才能守住富贵,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不顾一切的决绝。

董璜亲自指挥着士兵们投放滚石、擂木,那烧得滚烫的金汁在他的命令下毫不留情地朝着联军泼去。看着不断倒下的己方将士,他的心中虽有一丝不忍,但为了守住城池,他选择了冷酷与决绝。“继续!不要停!”他的吼声已经近乎嘶哑。

在董璜这种近乎疯狂的指挥下,士兵们被他的气势所感染,也都舍生忘死地抵抗着联军的进攻。最终,董璜硬生生靠着让将士以性命相搏,守住了城池。城墙上、城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聚成河,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这一战,惨烈至极,联军再次无奈撤退,留下了一片血腥与悲壮的景象。

董潢这边在接连经历了两次激烈且残酷、令人心惊胆战的守城战后,其兵力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损耗。战场上硝烟弥漫,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残损的兵器和破碎的盔甲随处可见。就在这万分艰难的局面下,董潢竟丧心病狂、肆意妄为地驱使那些无辜的百姓加入到守城的队伍之中。他派遣士兵们闯入百姓家中,用粗暴的手段将老弱妇孺一并拉出,用皮鞭抽打,用刀剑威逼,强迫他们登上城楼,为他守城。百姓们面露恐惧和无奈,却又不得不听从他的驱使,整个场景令人悲愤不已。

经过前两次攻城的失利,联军这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妙的谋略。

攻城当日,天色阴沉,仿佛也在预示着这场大战的惨烈。联军兵分四路,旌旗蔽日,盔甲闪耀,气势如虹。三路大军分别从长安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攻击,喊杀声震耳欲聋,云梯、投石车、攻城车齐齐上阵,营造出一副志在必得的强攻态势。

负责东面进攻的部队中,勇猛的战将身先士卒。他们先以投石车向城楼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墙,城楼上砖石崩裂,尘烟滚滚。紧接着,士兵们扛着云梯,在盾牌的掩护下迅速冲向城墙。吸引城上守军的注意力后,待敌军大量兵力被调往此处时,突然转向攻击城门。数十名壮汉抬着一根巨大的原木,齐声喊着号子,猛烈地撞击着城门。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地动山摇般的震动,城门在这持续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南面的联军则集中了众多投石车,不断向城内投射火罐。火罐如流星般落入城中,瞬间引发多处起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城内百姓惊慌失措,哭喊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守军也因此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趁此机会,联军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如乌云般压向城头,城上的守军纷纷中箭倒下。

北面的军队架起云梯,一批批敢死之士视死如归,奋勇攀爬。他们口中喊着激昂的战歌,迅速登上城墙。与城上守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刀光剑影交错,鲜血四溅,喊杀声震彻云霄。

而在西边,联军故意留出一个缺口,看似是兵力不足的疏忽,实则是围三缺一之计。这使得城上的守军在兵力部署上出现了犹豫和混乱,为其他三面的进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董璜在高耸的城楼上心急如焚,整个人如热锅上的蚂蚁,疲于奔命地指挥着守军东挡西杀。他那原本洪亮的声音此刻已经沙哑得几近无声,双眼布满了如蛛网般的血丝,眼眶深陷,面容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