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轮回(十六)(1 / 2)

第474章 轮回(十六)

杨泉没有出城。

昨夜宵禁,玄京城门被封锁,任何人不得出入。

按理来说,他应该回到自己的小宅院,或者是找一个旅馆落脚。

今天走不了明天再走,不急于一时。

但杨泉没有,他就独自一个人,站在城门口,一直等到了天亮。

街道上偶尔传来惊呼和喧嚣的声音,听说是玄京河里的船楼失火了。

一小队守城官兵被抽调走,去河边灭火。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杨泉还是无动于衷。

他依靠着玄京城厚重的墙壁,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像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外来人一样。

一位守城的老官兵看他有些古怪,就凑上前搭了几句话。

“小娃子,你啥事儿啊,这么急,非得今天出城不可?”

守城老兵都是这样,平日太枯燥,总是喜欢和来往的路人谈上几句。

高官贵人他们不敢,也不会上前讨麻烦。

但这书生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打眼一看就是读了很多书的文化人,有礼节,有墨水,比较好聊。

但很出乎意料,杨泉并不是老兵预想中的那种文人。

他有礼貌,但没什么耐性。

“我今年三十七了,小娃子这个称呼,是不是不太适合我?”

老兵咧嘴笑了起来:“比年纪啊?咱今年正好六十二,大你……二十五年,咋子,叫不得你一声娃子?”

杨泉转过头,看了老兵一眼:“玄京守城兵最多不过五十五岁,您是不是记错了?”

“那没。”

老兵摇了摇头,看了眼周围没人,凑过来悄咪咪的低声说:“其实咱是来带班的,我家娃去了酒楼吃酒,我以前也是守城兵,就过来代他一晚。”

杨泉又问:“不是玄京河里的酒楼吧?”

“那不能。”

老兵憨憨的笑了笑:“咱没那个钱,可去不起大酒楼。”

“倒是你这书生,一看就像当过官的读书人,怎么大晚上的往外跑呢?啥事儿这么急?”

这是老兵第二次询问杨泉为什么出城了。

杨泉眯着眼睛,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娘离世了,回老家奔丧。”

周朝有这个规矩。

父母离世,在外当官的儿子要赶回故乡守孝,以往是三年,现在也至少要一年。

不过杨泉的父母都生活在玄京,从来也没提过故乡在哪里。

所以杨泉不需要离开玄京奔丧,他在说谎。

而且按理来说,老兵也不可能知道他是不是在说谎。

老兵的确不知道,只是耷拉个老脸,很是同情的说了句“节哀”。

杨泉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天亮了,玄京河里的火被扑灭了。

但身后的城门还是没有开,沉重的闭合着,像是一道重重的枷锁,把城里的人困在了里面。

杨泉问老兵什么时候能开门。

老兵不知道,说这要等上面给信儿,他们就是个守城的,听话就完了。

杨泉没办法,只能靠在墙边继续等着。

日上三竿,终于有人从玄京城的街道上走了过来。

来人是守城官员,且看样子官职不小。

封锁了半日的城门终于被缓缓推开。

老兵对杨泉笑了笑,说现在可以走了。

但杨泉只向前走了几步,就又被拦了下来。

身后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叫着“杨探花”,拖住了杨泉的脚步。

杨泉回身,看见一个笑容满面的老太监。

这老太监龙行虎步,不一会儿就走到了杨泉的面前。

他很热情,拉住了杨泉的手。

“杨探花,可是让咱好找啊,不是从王侍郎那儿打听了一嘴,还不知道您今天就要离京呢。”

杨泉很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老太监。

他更不知道,就在不久前,这个老太监还在皇宫里对一位一品高官的伊尚书不冷不热,态度平淡如水。

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热情?

杨泉有些不适应,勉强的笑了笑:“公公您是?”

老太监声音雄厚,笑容洋溢的说道:“叫我户公就好,平日里服侍陛下起居,很少结识皇城外的官员。”

杨泉沉默了。

他很清楚这所谓的户公,在皇城里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他更不明白,这种平日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还这么亲切的拦住了自己。

“户公,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有事,当然有事。”

老太监笑眯了眼睛,“而且是天大的喜事。”

“奉皇上谕旨,探花杨泉多年来恪尽职守,修心修身,十几年如一日为文阁撰写经典,抄录史书,兢兢业业,劳苦有功。”

“现任杨泉为文阁学士,坐首席之位,正二品。”

“杨大学士,还不感谢陛下恩典?”

风声噤止,喘息可闻。

喧嚣嘈杂的城门口突然安静了下来。

杨泉怔怔的站在原地,脑海里似乎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