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以德服人(1 / 2)

随着北宫伯玉被擒的消息迅速在羌族军队中传播开来,原本尚存斗志的士兵们顿时陷入恐慌场面一片混乱。

失去首领的指引,羌族部队的军心开始动摇,阵型正在被一步步瓦解,连续不断的进攻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三万人的庞大军团,此刻却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完全失去秩序。

一万大军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缓缓收紧。这股突如其来的压力,使原本就陷入混乱的羌族士兵更加无所适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被团团包围。

四周是密不透风陈仓守军,他们的呐喊声、马蹄声、兵器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惊胆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士兵选择了放下武器,跪倒在地,请求饶恕。而其他人,则仍然抱着希望,企图寻找突破口,试图逃离这个死亡的旋涡。

但是,形势显然对他们极为不利。陈仓守军训练有素,此时也占据明显优势,每个方向都有重兵把守,几乎不留任何逃脱的空间。羌族士兵面临着要么投降,要么血战到底抉择。

在这关键时刻,羌族其他部落首领尝试重新组织队伍,号召士兵们集中起来,共同抵御。

不过,这次的努力似乎有些晚了。在陈仓守军的严密封锁下,任何突围的尝士都被迅速镇压,反抗的力量很快就被化解。随着一声令下,陈仓守军开始推进,对困在中央的羌族士兵进行清扫,力求彻底解决这场战役。

在陈仓守军排山倒海般的压力下,反抗的火花迅速被浇灭,羌族士兵们眼中的火焰也逐渐熄灭。他们终于意识到继续抵抗只会带来更大的伤亡,而不会改变任何结局。

羌族其他首领,此刻为了保护剩下的士兵,保留一丝东山再起的可能,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缴械投降。

在他们的带领下,数千名士兵陆续放下手中的武器,示意不再抵抗。此刻他们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疲惫,更有对未知的担忧。但他们都知道,现在投降至少可以保全性命,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随着最后一个羌族士兵缴械,这场战斗正式落下帷幕。

随着战斗尘埃落定,徐庶他迅速下达命令,指挥手下执行收缴武器的工作,确保所有武器都在控制之中,以防止任何潜在危险。战俘的武器被逐一搜查,堆积如山。

对于战俘,徐庶并未掉以轻心。他亲自监督,将这些战俘被有序地带离战场,进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地。营地四周布置着重兵把守,哨塔林立,岗哨密集,每一处通道都有士兵巡逻,确保安全无虞。

在中军大帐内,王知其、徐庶、林冲、太史慈与典韦坐镇其中,围绕着战略图案深思熟虑。徐庶轻捋胡须,沉声道:“敌人此次侵犯,若不给予严厉回应,日后必招致更多侵扰,边境难以安宁。”

林冲拍案而起,眼神锐利:“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展示我方的决心与力量,使他们知晓进退之道,才能遏制后续侵略之心!”一旁的太史慈点头附和,肌肉紧绷,显然是同意此论。

这时,王知其缓缓开口,声音稳重中带着几分威严:“诸位,我们虽胜,却不宜滥用武力。杀戮非吾辈所愿,关键在于如何震慑,而非屠戮。”

随即众人进入战俘营,众将的目光转向了北宫伯玉与其他被俘虏的部落首领,他们正瑟缩在帐篷一角,神色惶恐。太史慈突然厉声呵斥:“尔等敢侵犯边疆,如今已被擒获,吾等已备好巨坑,三万羌族士兵今夜将葬于此地!”此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北宫伯玉面色苍白,双膝一软,瘫倒在地,其余首领亦纷纷哀嚎求饶,场面一度失控。

林冲见状,怒火中烧,质问道:“你们入侵之时,可曾想过饶恕?可曾怜悯我无辜百姓?”此时,帐篷内充斥着一股压抑至极的气息。

北宫伯玉躺在冰冷的地面上,身体因极度的震惊与恐惧而颤抖不已。他的脑海中反复回荡着太史慈那震撼的话语,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可怕的景象:三万同袍,将在这个夜晚,无声地消失在巨大的土坑中。这一刻,北宫伯玉的心灵深处,涌起了深深的悔恨与绝望。

他闭上了眼睛,回忆起过往的岁月。在草原上驰骋的日子,为部落争斗、保卫部落的画面,如今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浓雾所笼罩。

&34;是我,是我亲手葬送了羌族的未来……&34; 北宫伯玉喃喃自语,泪水滑落在坚硬的地面。他的内心在挣扎,一份责任感与愧疚感让他无法承受这份重负。

在绝望中,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族人的生路,哪怕是最后一搏,也要尽全力挽回局势。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王知其和其他汉军将领。

“尊贵的将军,我北宫伯玉愿意献出我的生命,换取三万士兵的自由。” 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声音虽小,却蕴含着无比的勇气与决心。“请放过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只因我的贪婪才卷入了这场灾难。让我独自承担罪责吧,求您饶恕他们!”

果然是蠢货,”典韦冷笑道,“你以为你的一条命就能换回所有人的生路?这句话犹如冰冷的刀刃,划过了北宫伯玉的心脏,使其颤栗不已。

北宫伯玉原本就已惊魂未定,典韦的话无疑是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