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妯娌(1 / 22)

庶女亦安 风谧蕴虚白 19895 字 7个月前

当初彭老尚书之所以会同意把孙女儿嫁给白成理,就是因为白阁老承诺过,会为三子请封恩荫。

本朝成例,一品官之子若以恩荫出仕,止于从五品,且多以虚职相授。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秦首辅任首辅时为绝物议,坚决不让其子以恩荫出仕,而是和普通官员一样熬资历。不过毕竟是首辅的儿子,没有放过一次外任,只在京城熬资历,也穿上了绯衣。

这谁看了不说一句皇恩浩荡?首辅之子是圣人亲自点了留京的,谁敢说个不字?

不过换到白成理身上,便没有这个待遇了。圣人虽看在白阁老的面子上准了恩荫,可额外多一句话都没有说。那时圣人正看文妙真人不顺眼,能准了白成理的恩荫,已是看在白阁老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儿上了。

总归还有这点情面在,白成理的恩荫顺利请下来,彭老尚书这才算满意。毕竟他的儿子也才正五品,孙女婿一出仕就是从五品,虽说往后想往上升要艰难许多,可有多少官员一辈子都升不到五品上?更不用说白成理任工部员外郎后,彭氏还能获封诰命夫人。虽是最低品级的诰命,但那也是诰命,不是敕命!

五品以上曰诰,五品以下曰敕。

至于为什么彭家没等白成理的恩荫下来后,再和白家议亲?一者是因为恩荫请封的流程很繁琐,等到正式任命下来,说不定得过个一二年。二者是因为当时彭氏极心悦白成理,几乎是到了非君不嫁的地步。彭家就是想拖上两年再看,也得顾忌自家女孩儿的名声。三者便是,如果白成理的恩荫在成婚之前下来,说不得会有别的高官出来横插一杠子。毕竟京城又不止彭家一家有女儿,嫁过去就是五品诰命,还是很让人心动的。

要知道就算是白阁老的嫡出长子白成文,那会子还在翰林院里修书呢,且没有五品官身。

所以彭氏当年的决定一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都夸她有眼光,傍上了白家这颗大树。当时旁人都以为白家因为文妙真人的事还少要被圣人冷落几年,却不想彭氏有眼识得金镶玉,不仅甫一成婚便成了诰命夫人,还能拉拔娘家。

彭家因为这层姻亲关系,在彭老尚书过世后,彭氏父亲一步步挪到正三品的通政使位上,也算清贵职位,成为彭家继彭老尚书之后,第二个穿紫袍的人。

白成理待彭氏也算得上是极好,虽有个通房,但形同虚设。要不是杜姨娘于子女缘上有两分运道,只怕还养不下两个女儿来。

因这个,彭氏也将丈夫看得极重。所以彭氏也是第一个发现丈夫不对劲的人,不仅没了往日的温和,神色间也显露出几分愁绪。

白成理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挨御史的啐,他心里慌啊!

本朝御史即使风闻言事,也大多不会揪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一旦御史有所动作,百官会先想自己身上是不是有问题?可白成理刚任工部员外郎不过一旬,就连工部点卯都早两刻钟到,他实是不知自己哪里招了御史的忌讳。

茫然?委屈?身上的绯

衣还没穿热乎,便被兜头浇了一捧凉水,说是透心凉也不为过。

不过细看之下,御史啐白成理也不算无的放矢。白成理是工部员外郎,他妻子彭氏的祖父,可不就是现任的工部尚书!要说这里面没点儿猫腻儿,任谁也是不会信的。

要不是先前文妙真人的事闹得太出格,群臣都以为这是白家和彭家联手演的一出戏,就是为了把第三个儿子也安排在高位上。有了尚书做亲家,在工部慢慢熬资历,以后升个侍郎也是可以想想的。

这是什么?这妥妥的是结党没跑了!

彭氏为这个,不仅在婆婆顾氏面前哭,还回到娘家和祖父哭,话里话外都是,要是这回不讨个公道回来,她就向太子妃上表,请朝廷收回她的五品诰命夫人冠服,以绝物议。皇后薨逝后,内宫便是太子妃主事。作为朝廷诰封的五品宜人,彭氏确实有上表的权力。

彭老尚书人老成精,一下子就想到其中关窍。不止是孙女婿走恩荫得任五品让人红了眼,只怕其中还要牵扯到他。他是工部堂上官,想给孙女婿攒资历,那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有什么大工程竣工,捎带手把孙女婿的名字填上,这就是妥妥的政绩。

在白阁老还在内阁议事时,彭老尚书已经径直到了御前,说自己年老体弱,请求致仕归乡。当然这只是托词。彭老尚书自先帝时起便是心腹大臣,到得本朝来更是连任要职。在工部做尚书不过是荣养而已,也是朝廷给老臣子的体面。

彭老尚书的话说得令人格外动容,就连当时尚在的太子也不由亲自劝慰老臣。

圣人在了解原委后,还特意把那位御史和白成理召到御前,意为双方说和。

古往今来大臣吵架,皇帝劝和,也是不多见的。

那位御史也很硬气,在御前跪下后只说自己苦读半生,却不能如恩荫子弟这般身居要职为君上分忧,实在有愧圣人教诲。

说完抡圆了给自己脸上左右开弓,打了十来个大嘴巴子,把当时的太子都看愣了。

最后事情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在这之后,白成理被调离了工部,被放到尚宝司这种荣誉衙门,官品升了半级,干得却是吉祥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