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异国怪人(2 / 3)

赵牧立即义正言辞保证道:“放心吧,皇兄镇得住她!”

小丫头见皇兄没有上当,立即将脸撇向一边,冷哼一声。这大哥也真是的,一点消息都套不出来,不就是想提前见一眼嫂子嘛,干嘛这么抠抠搜搜的,这还没娶进门儿呢,就开始胳膊肘往外拐了?

随后赵玲玉双手环胸一本正经道:“皇兄,不瞒你说,我呢,此次前来是与柳姐姐一起帮你布置婚房的,你一个大老爷们哪里懂得了那些?到底是没有女子心思细腻,不知道女孩子喜欢什么,所以这件事就包在玲儿与柳姐姐身上了,包你们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满意!”

赵牧有些汗颜,这小丫头究竟是跟谁学的这些歪门邪道?

“好不好嘛……”眼见赵牧表情逐渐严厉起来,小丫头立即拿出她的看家本领,那就是撒娇卖萌装委屈。

唯独赵

牧对自己这个皇妹别的不吃,偏偏就吃这一套。

“好好好……都交给你去办!”赵牧无奈道。

“是交给我和柳姐姐。”赵玲玉严肃道。

“那你自己去找柳姐姐去说。”赵牧指了指屋内。

“是谁在找我啊?”屋内传出一道清脆而又带着几分媚意的嗓音。

柳白韵身穿单薄的一件红灰马鬃绣冰蚕锦罗裙,下衣微微摆动竟是一件深灰紫撕针吴绫月华裙,腰间系着古金色如意流苏宫绦,轻挂着扣合如意堆绣香袋,一双绣玉纹云头睡鞋将小脚勾勒的精致无比。

看见如此美艳动人的柳姐姐站在门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小丫头再也克制不住疯狂的扑向大嫂,将头深深埋进她的胸膛,狠狠的吸了一口,这才抬起头,扬起红扑扑的脸蛋,嬉笑道:“柳姐姐真香。”

柳白韵先是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正满眼笑意的赵牧,随后又低头拍了拍小丫头的脑袋,没好气道:“别贫了,用膳了吗?来尝尝你柳姐姐的手艺。”

“柳姐姐,柳姐姐!和你商量件事,皇兄已经答应我了……”说着小丫头踮起脚尖一副要说悄悄话的模样,柳白韵也十分配合的附下身子,将耳朵凑近小丫头。

等小丫头窸窸窣窣说完之后,柳白韵的脸瞬间刷得一下红到了耳根,随后她一脸愠怒的看着赵玲玉,嗔怒道:“小丫头,小小年纪跟谁学的这些?”

小丫头一脸得意道:“嘿嘿,书上看到,怎么样嘛皇兄和未来大嫂子肯定会喜欢的!”

柳白韵抬起头又看了一眼赵牧,思虑了片刻,露出了一抹带有报复神色的笑容,立即点了点头,“好!”

小丫头立即欢喜雀跃不停,拉着柳白韵就往城外奔去,说是去买布置婚房的用品。

看着鬼鬼祟祟的二人,赵牧一脸的摸不着头脑。

自己这个妹妹总是古灵精怪的,赵牧打定主意。未来选择丈夫这件事上,自己得好好给她把把关!

倒不是怕赵灵玉受欺负,就是怕将来没有人能够受得了她……

时间又过三日,苏沁前去江南道苏州下聘礼的行程非常顺利,在苏州游玩了几日之后,此时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接下来只等七日之后的迎花轿了。

送亲的队伍又江南入京城城门过后,就要享半副銮驾待遇,凤冠霞披,并坐花轿。

按照大周的礼仪,皇族的花轿,不称"大红花轿",而称之为“凤銮”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

只有贵族才可享用八轿子礼仪,若是平民或是再有钱的商贾,敢私自用八抬之礼,便是刺刑的大罪。

这顶八人抬花轿,抬轿者穿一色特制的黑色缎子马褂,代表着皇家身份炫耀一时。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

故民间夫妻吵嘴,妻子带在嘴边一句话:我是大红花轿抬进门的,又不是走上门的,以此来炫耀高贵。

这一招,可惜在皇家不好使。

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放铳、放炮仗

,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新郎不到岳父家迎亲,以喜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

直到送亲的队伍进入京城之后,新郎赵牧才可骑着高头大马前去迎娶。

为了太子与太子妃的安全,此时的满城百姓,一律不得出门,必须保证城中街道干净,畅通无阻。

当然,民间还有更多的习俗,为了表示对新娘的尊重,列如开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客人兴吃"开面汤果"。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花轿停放须轿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等等。

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较异习俗有三:其一,"哭上轿"。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

其二,"抱上轿"。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

其三,"倒火熜灰"。新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