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学到狗身上去了(2 / 2)

向一位名叫‘顾长安’的高人求来送给花魁的,但四弟第一个不相信,就凭大哥的才情,如何作不得如此佳作?

今日四弟就要向世人证明,大哥就是那等才情出尘的大才子!只不过这多年来一直是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导致天下人都没有看出来而已!”

群臣以袖捂嘴偷笑,四皇子此言诛心至极,不但将太子花钱买诗增花魁这等荒唐之事给抖落了出来,还棋出一招先捧后杀。

接下来众人也忍不住想看看,太子殿下是如何在接下来的一关吃瘪了。

台阶下的一个隐秘角落,大理寺卿刘浩气独自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眼中异彩闪烁,仿佛是在为迎接一场极为精彩的表演做准备。

台上,面对赵志山阴阳怪气,赵牧干脆懒得理会,

双眼一闭,闭目养神起来。

赵志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礼貌开口:“请长公主宣布题目。”

赵钦澜微微沉颌,开口道:“今日立春,这第一个题目就以春为题目吧。”

以春为题,去年四时之终卒,今年之始也。

见太子没有反应,赵志山一步率先踏出,胸有成竹道:“如果大哥还需思量思量,打打腹稿,那四弟就当仁不让了。”

“我先来!既然以春为题,自然就是以景色为上。”

赵志山一手负后,另一只手探出,颇有一副高人风范,吟诵道: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京城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此诗一出,不少人都纷纷鼓掌起来,台下一片哗然喧闹。

“好诗好诗啊!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

“这等意境这等景色,寥寥几笔就将春日下的京城勾勒的绘声绘色,不愧是李大人的学生,果然是才情不俗,这最后一关,估计是十拿九稳了。”

就连龙椅之上的赵楷都忍俊不禁的点了点头,这首诗的确不俗,意于景和,优美绵长。

李潇媚听后更是满面春光,看向赵牧的神色,更加鄙夷不悦,在她看来像这等诗句,怕是赵牧这一辈子都想不出来。

赵志山脸上略有得意之色,将头扭向赵牧,“怎么样大哥?该你了!”

不成想赵牧依连眼皮也不抬,闭着双目淡然道:“为了不浪费时间,四弟干脆把三题都一并说了吧。”

赵志山听闻后,慕然哈哈大笑,“大哥不会是想不出来吧?想以此来拖延时间?”

没等赵牧说话,皇后李潇媚却满脸宠溺的盯着赵志山,笑着开口道:“山儿,就让他多想一会吧,就算是让他想一天又如何?你先说。”

“好,那就请长公主殿下吧后面两题也一块说了吧。”赵志山笑着冲赵

钦澜道。

赵钦澜看了一眼赵牧,不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却也没有理由拒绝,于是点头道:“第二题为沙场边关,第三题为人生。”

大周以武立国,本就流行不少边塞诗句,边塞诗,既能抒发边关将军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又能凸显大周男儿勇武,饱受喜爱。

赵志山假装沉思片刻,随后脱口而出:“将军一令,将士如海,胡人飞灰烟落。尖刺心,热血奔流,生心究可哀!军旗烂,战胜欲倦,血如海,家国之哀,欲换和平。”

此诗一出,台下无数人开始爆发出雷鸣般的赞声,不少人互相点头称赞,各自评说,言语中对此诗不吝赞赏。

“四殿下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此等豪迈志气,何愁我大周无人啊!”

“是啊,前有李甫李大人,后有四殿下,大周定会蒸蒸日上,国力鼎盛!”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赵志山继续成热打铁,将那人生之诗也吟诵了出来:

“人生七十古稀,年逾七十为奇。前十年还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梦中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台阶下,满朝文武又是一阵暴喝!

“此诗虽然看起来,并无平仄讲究,也无韵律对仗,但好就好在在真情流露。”

“寥寥几字,便道出人生的无奈、人生的短暂!”

“四殿下连作三诗,看来胜出已经毫无悬念了。”

“你看那太子殿下,还毫无反应,恐怕是已经怯战了,看他一会怎么下的来台!”

“……”

赵志山十分享受台下文武百官的赞贺声,转过头讥笑:“大哥,该你了!”

在所有人都会以为赵牧将要投降认输之时,没想到赵牧却摇了摇头,缓缓睁开眼眸,吐出几个极为狂悖的字:

“全是些狗屁不通的东西,看来你老师也不过如此!这些年全学到狗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