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引发争议(2 / 3)

,也许只有主角临死前的臆想。”

“剧情确实离谱,主角竟然还变成了秃鹫,参与了几百年前的法会,看到这一段时,我整个人是懵逼的。”

“兴冲冲的到电影院,但是失望而归,只能说这次张南壹的编剧能力失效了,或许是为了戛纳金棕榈,他放弃了自己的特长。”

即使在没看懂电影的人看来,天路的质量也算不上特别差,但是大家的预期太高了。

很多人是冲着金棕榈大奖去看电影的,心里的预期是9分以上,结果看到的电影只有6分左右,自然会有落差。

这个心理落差,就会形成差评。

大家本来对天路的质量本就有所不满,官方还如此大张旗鼓的接待和宣传,结果就激起了一些人的逆反情绪。

“金棕榈是个很大的荣誉没错,但也太隆重了,有关领导亲自到机场给天路剧组接机和庆功,奥运冠军都没这待遇吧?”

“荣誉不等于质量,我只能说,天路这部电影,配不上这么高的待遇。”

“我很欣赏张南壹的能力,但这次客观来说,天路不好看,我劝他就不要这么高调了,免得找骂。”

当然,网上也有不少人支持天路这部电影的,这些人要么是张南壹的死忠粉,要么是看懂了电影的人。

只是这次很多看了电影的中立路人,评价都不好,加上某些对手在里面浑水摸鱼,就显得支持张南壹的声音,没那么大。

张南壹回到家里后,也注意到了大家的批评言论。

这些批评里虽然有浑水摸鱼的,但是大部分的路人,还是从自己的观影感受出发的,他们的言论并不过分,张南壹也无法指责。

<divclass="contentadv">所以张南壹在校内网上发表了一条心情。

“这次能拿到戛纳金棕榈大奖,我还是很高兴的,但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天路本质上是一部文艺片,观影的爽感没那么足。

这是一部需要大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电影。

如果不喜欢文艺片的观众朋友,建议等一段时间,后续会有惊喜等着大家。”

张南壹这条心情,就是在提醒大家,不喜欢文艺片的就不要去电影院浪费金钱和时间了,等后面的惊喜就行。

他只能隐晦提醒,不能明着劝大家不要去电影院。

天路这部电影,还有刘大庆等投资人在,这些投资人要赚钱的,而且这里面还关系到院线的利益。

张南壹提醒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极限,也是他作为大富豪,不在乎收益才敢这样说。

他发表完这条心情后,就没有再理会网络舆论了。

因为李富桢找上门来了。

经过5个月的筹备和研发,麒麟手机各方面都步入了正轨,对于智能手机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开发,张南壹是最清楚的,他必须要去手机公司待一段时尚,把这些理念,讲给李富桢跟核心团队听。

手机研发的大方向上,需要张南壹来定。

所以他一头扎进了手机公司,没有再理会外面的舆论。

没想到他的这条心情,被人吹毛求疵的批判了。

6月1号,鑫浪门户网站上,一个笔名为“一针见血”的作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张南壹最终还是活成了程凯歌。”

文章里,拿张南壹的这条心情,反复的分析。

“张南壹说天路爽感没那么足,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天路这部电影不好看。

这一点他自己也知道,只是他舍不得票房利润,又害怕天路影响了自己的口碑,于是假惺惺的发表了这条心情,体现了他又当又立的纠结心态。

他还说天路是一部需要观众细细品味的电影,这其实就在讽刺观众没有品位。

批评天路的观众,都是看不懂电影的人。

这种行为,跟程凯歌拍了无极后,埋怨观众看不懂无极,有何区别?

或者说张南壹还不如程凯歌,程凯歌至少是心直口快,想到什么说什么。

不像张南壹,是个学霸,城府很深,说话都是暗戳戳的。

不明就里的人,被张南壹讽刺了,还要帮他数钱,为他叫好。”

这篇文章出来后,借着天路口碑崩塌的浪潮,立即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人认同作者的观点。

评论区里,有很多人留言,点赞第一的热评,是一位叫“今天吃了吗”的网友的。

他说道:“屠龙者终成恶龙。

张南壹农村出身,以前吃过苦,还能跟普通大众共情,拍出来的作品,能够从平凡生活里汲取力量,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

如今他已经是亿万富豪,每天躺在金山银山上,过着吃喝不愁的奢靡生活,身边是美女环绕,自然也失去了对生活的观察。

只能靠一些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作品,来糊弄大家。”

这个评论,短短一天,就收获了上万的点赞。

6月2号,三联周刊又发表了一则专访,是关于程凯歌的,标题是“凯歌老了,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这篇专访借着本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