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认亲(1 / 3)

亲自上手测试了一会,李皓对整机还是比较满意的。

于是便问起了过来陪着的李国明:“爸,现在神麓科技这里能保证的年产量有多少,然后有多少合格率?”

“现在公司这边生产任务很重,按照现有能划给手机的生产线来计算,年产量应该能达到20万台。

至于合格率的话,基本能达到96%以上,并且随着生产线运转,还有提升空间。”

对于这个产量,李皓显然是不满意的,毕竟连覆盖国内市场都不够,更别说进军其他国家市场了。

“产线可以继续增加,公司对电脑和手机的市场前景极为看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另外VCD产线慢慢削减,削减出来的份额一部分用来增加DVD的产量,另一部分改造成手机产线。”

李国明回道:“其实关于产能的问题,我之前就想和你提的,我们这里还可以来调整,但电脑和手机的芯片储备远远不够。

英特尔和德州仪器那里,在短时间内估计没有多余的产量可以匀给我们。”

李皓问道:“你们有问过他们?”

李国明回道:“早就问过了,他们的芯片本来就不愁卖,很大一部分计划产量都是被预定好的,以我们的体量还无法让它们临时新增产量。

当然,如果电脑可以转用AMD的芯片,那倒是可以提升一波,可手机的基带芯片就很麻烦。

因为除了德州仪器那里,我们也找过其他供应商,可得到的回复都不理想。”

做实体的麻烦就在这里,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能提供的产品的公司就是那么几家,实在是太容易被卡脖子了。

李皓对此也没辙,只能是先按下这个问题,等之后再来想想办法。

实在不行,就用网景公司的名义,来运作一下,看能不能找出一批产能出来。

公事这里告一段落,中午李皓就陪着李国明一起吃饭,也关心一下这个亲爹在鹏城的生活。

在席间,李皓把李国明是一顿夸奖,毕竟几年前,他还只是在一家快倒闭的国企里,和一堆老旧设备打交道。

可现在却已经熟练的管理起了一家现代化工厂,并且掌握了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发展。

可是在李皓的夸奖下,李皓却发现李国明有些心不在焉,好像心里藏着什么事,就问道:“爸,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啊,咱们俩有啥不能说的。”

李国明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其实手机基带芯片的产品设计,实验室已经都做出来了,只是现有的光刻机跟不上而已。

之前就有人提议,能不能先从国外进口更先进的光刻机,但是被徐教授和叶总他们给打回去了,说是要保护咱们自己的光刻机产业,还说这是你的意思。”

李皓闻言皱了下眉头,解释道:“进口光刻机,这事叶顺倒是没和我说过,不过这也正常。

虽然现在巴统组织已经解散,可国外对于国内的科技封锁并没有消失,叶顺很清楚国内想引进新型光刻机确实不太可能。

至于徐教授那里,之前就曾经吃过亏,刚把光刻机研究出来,就被国外同行降价倾销打的市场全无,自然不愿意开这个口子,以免重蹈覆辙。”

李国明回道:“支持国产当然是好的,我们其实也愿意来使用国产光刻机,可是他们什么时候能拿出来呢?

不是我想跟你告状,只是之前我们就曾问过徐教授,可他那边到现在都没给我们一个时间。

现在因为大量外购芯片的缘故,公司成本上升的很快,有些人对此是有怨言的。

毕竟按你和叶顺拟定的制度,企业利润是和员工福利挂钩的,谁也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失。”

“这也不能怪徐教授他们,光刻机的研发难度确实大,国内的基础工业水平又不够,导致刚开始的研发进度确实低于预期,但现在他们已经转换了思路,进度已经开始加快了。”

李皓帮着徐教授他们解释了一句,但随后考虑到研发和量产,中间估计还有一段时间,毕竟侵入式光刻技术是首创,没有参考经验。

这么长时间一直把命脉交到其他人手里,确实有些不太保险。

于是就说道:“不过自研和引进外来技术,倒也不是完全冲突,光刻机的事情,我来想想办法吧。”

见李皓这么说,李国明也放心了:“行,反正这事你知道了就好,你总是比我有主意。”

李皓闻言笑道:“您这可是谦虚了,术业有专攻而已,毕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把这么一个几万人的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

虽然知道李皓是谦虚,但听到儿子夸自己,李国明还是高兴的。

下午李皓继续巡视了工厂的其他车间,等到晚上回到房间后,李皓就给叶顺打去了电话,问起了有关光刻机的事情。

叶顺在电话中,确认了这事的确是有,并且阐述了自己拒绝的理由,也正如李皓所想的一样。

“工厂这里的情况你比我熟悉,安排人彻查一下这件事,看起因到底是什么?”

叶顺很快就想到了李皓的疑虑:“你怀疑这是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在针对光刻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