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下令后不久,鸣金收兵的锣声响彻这方天地,顶在最前面的联军士兵如释重负,小心翼翼的举盾后撤。
最为尴尬的还要数那些尚处于梯子上的联军先登,眼下鸣金声虽然响起,可他们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没爬多高的先登倒还好,直接顶着盾往地下跳就成。
不慎摔倒了也无伤大雅,因为地下铺了一层厚厚的尸体,只要不摔在兵刃上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爬到一半的先登小心翼翼的顺着梯子往下滑,但西凉兵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时机。
在西凉兵的狂轰滥炸下,最终这批先登能够活着撤离的可以说是十不存一。
要知道这还是关下联军弓弩手们放箭掩护的结果,如若不然,这些先登一个都别想活!
……
这场惨烈的攻坚战足足从已时正刻打到了未时三刻,期间从未间断。
关头、关下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上绣各姓的旌旗轰然倒地,被余温尚存的血液染污。
残肢断骸和废刀烂甲混在一起,随处可见的羽箭从旁衬托,共同谱写了这场喋血之战。
在急促的锣声中,侥幸捡回一条命来的联军士兵结起防御阵型,在弓弩手们的掩护下缓缓撤回本阵。
汜水关下,暗红色的鲜血和数以万计的尸体交织成一幅惨烈的画卷,令人不忍直视。
垂死的联军士兵仍在痛苦呻吟,其袍泽忍着悲痛后退,暗恨自已没法将他们救回。
长达两个多时辰的鏖战下来,初次上阵的士兵呕吐不止,眼中尽是麻木的老兵们无暇劝慰,只顾坐在地上发呆。
……
在确认联军退走后,关上的西凉兵如释重负,纷纷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
空气中金汁的臭味仍未散去,但此时此刻没人在乎那些,毕竟又多活了一天不是么?
臭味、肉香味和血腥味交杂,空气的成分十分复杂,但每名西凉兵都在贪婪的呼吸着,毫不在意其中奇怪的味道。
眼下这些西凉兵心中毫无恐惧和怜悯可言,疲惫和麻木才是他们应有的情绪。
“都先歇歇,待会把尸体收敛了,然后将守城的家伙全都补齐。”
“待敌军派人收尸之时,叫辅兵出关去给战死的弟兄收尸。”徐荣下令道。
……
冷兵器时代的攻坚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双方会默许彼此给战死之人收尸。
古代打仗很少有几个小时便能分出胜负的,各种战事当中,要属城池和关隘的攻坚战最为旷日持久。
在攻城之时,三五天能分出胜负那都算快的!
如果不收敛尸首并将其处理好,天气炎热时尸体很快便会因暴晒而腐烂,极有可能引发瘟疫。
瘟疫横行是攻守双方都不愿见到的结果,因此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应运而生。
在攻城方无功而返放弃进攻后,双方会在一个约定好的时间来派人收殓战死士兵的尸首,然后挖坑掩埋妥善处理。
有条件的话,这活通常都是民夫去干,但没民夫的话,辅兵或士兵便得去给战死袍泽收尸。
收尸期间,攻守双方皆不能发动攻击,直到挖坑埋好各回各家后,收尸这活才算彻底完事。
上述是攻坚战的收尸法,野战时的收尸任务一般都由战胜方来执行。
其实野战的收尸远比攻坚战要复杂的多,攻坚战的尸体大多都集中在那么一块地方,而野战在分出胜负后肯定会涉及追击。
战败方在前边跑,战胜方在后边追,一边追一边杀,尸体到处都是,找起来十分麻烦。
但就算再麻烦,该找还是得找,因为指不定哪个尸体便是瘟疫的导火索。
一般来说,战胜方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会一边收尸一边收集战利品,这活需要持续很长时间。
战死的士兵基本都会被挖深坑集中掩埋,名将或许会有单独掩埋并立碑的特殊待遇,但此事完全取决于战胜方将领的心情。
心情好给你单独埋立个碑,心情不好直接跟寻常士兵一块扔坑里。
碰见有仇的就不是埋不埋的问题了,能留个全尸就算人家手下留情了!
喜欢筑京观的将领同样大有人在,因而死后能否入土为安尽在战胜方将领的一念之间。
按理说火葬要比土葬更为安全和省事,但古代不流行这个,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挖坑掩埋。
……
半天强攻下来,各部死伤惨重,因而各路诸侯对袁绍颇有怨言。
次日袁绍换了个法子,改强攻为派人斗将,诸侯们这才勉强答应下来。
但即便如此,袁绍的战前动员也并未取得多少反响,可能各路诸侯还沉浸在损兵折将的悲痛当中难以自拔。
袁绍的独角戏唱完后,中军大帐内鸦雀无声,袁绍脸上的表情十分尴尬。
刘煜一看这也没人愿意出战,所以他决定派人去刷波声望!
董卓阵营能对刘煜麾下武将造成威胁的唯有吕布一人,而当前吕布没在汜水关,所以刘煜的手下们可以尽情放肆、为所欲为!
“我派人出阵吧。”想罢,刘煜出言道。
闻听此言,各路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