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此去是何年(1 / 12)

“走,咱们也去买个小红旗,明天参加升旗仪式。”

这个时候,能特地从外地赶来首都的,家庭条件都是很不错的,一会儿的功夫,李麦芒就看到了好几个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的人,有华国人,也有外国人。

就在李麦芒和罗小田到处逛,到处拍照的时候,有几个年轻男女走过来:“打扰一下,请问我们能给你们拍张照吗?我们不要钱,只是觉得,你们太适合拍照了。”

李麦芒长得好看,穿的也时髦,罗小田活泼可爱,被李麦芒打扮的,也非常引人注目,一者走在一起,路上有不少路人偷偷看她们。

“可以,不过拍完之后,你要用我的相机帮我们再拍几张。”她带着罗小田,胶卷相机又没办法自拍,所以两人到现在都没有一张合照。

“没问题!”得到允许,几个人显得很开心。

“我们是青大摄影协会的,国庆出来采风,这是我们的学生证。”一个女学生把自己的学生证拿出来,其他的学生慌忙也拿出自己的学生证。

在这个时候,拿出学生证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尤其是青大的学生证。

李麦芒低头看看学生证,再看看对她略带敌意的女同学,只是笑笑。

“这是你妹妹吗?”两人任谁看都不可能是母子,李麦芒脸嫩,罗小田经过这半年天天鸡蛋牛奶的补着,个头突飞猛进,已经接近一米一,不再是原来的小豆丁。

“是,我妹妹。”说话的时候,拿着相机的同学让她们背对着广场,要把广场和他们同时拍进去。

李麦芒的相机比他们拿的要好,几人也看出来她不是差钱的人,好不容易拿到新相机,就说:“我给你们多拍几张吧,咱们去纪念碑那里也排几张。”

“那谢谢了。”

咔嚓咔嚓,一卷胶卷拍完之后,他们主动提出说可以帮李麦芒冲洗胶卷,明天就能弄好,她们离开首都的时候可以带上。

“太好了。”李麦芒猜应该是他们学校有可以冲洗胶卷的暗室,这些学生回去就能用。

不需要像送去照相馆那样,需要等照相师有时间才能弄,不是冲洗胶卷的时间久,而是等待和路上的时间久。

“你们住在哪里,我们明天出来采风的时候顺带给你们送去。”

“友谊宾馆。”

“你们……是外国人?”他们有些迟疑,会说华国话的外国人有,但是这么小,说的这么标准的,他们没见过,而友谊宾馆确实是外国人才能住的宾馆。

李麦芒笑笑,跟他们告别,首都还是有很多可以参观的地方的,好不容易来一次,多走走看看。

她们离开之后,这些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讨论的中心就是两人。

“啊!我知道了,原来是她!艾薇·摩根!麦芒自行车,麦芒手表!”一个女同学指着路边报亭封面,李麦芒的照片惊呼。

这篇文章报道的就是麦芒手表厂在秋交会斩获三千多万外汇订单,

配的照片是记者抓拍的李麦芒在秋交会上意气风发的模样。

这篇报道他们都看过,这位女同学在看到李麦芒的时候,总觉得有点眼熟,自己好像在哪见过,直到再次看到报纸才恍然大悟。

知道自己刚刚给这样的人拍照,大家都是很激动,李麦芒作为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她的事迹刚被报道,就引发过大家的广泛讨论。

身上buff太多,每一点都值得单拎出来让大家讨论半天的。

今天抓到这么个特大新闻,大家也没心思继续采风了,都想尽快把照片洗出来,然后趁着去送照片的机会,能问李麦芒几个问题最好了。

“何年,你今天没跟我们一起出去真的是亏大了,你猜我们碰到了谁!”

照片洗出来,已经来不及当天给李麦芒送去了,他们就回宿舍,等着明天送,拍照和冲洗照片的男生回到宿舍,边摘围巾边跟室友说话。

碰到了谁??_[(”

“李麦芒,艾薇·摩根!我们还给她拍照了呢,你看。”

他从书包里掏出来几十张照片,大多都是李麦芒和罗小田的照片,她们拍了整整一卷照片。

彩色的胶卷相机将李麦芒的美貌和张扬完美的记录下来,尤其是人群的对比。

相比大多数人依旧穿着暗色的衣服,李麦芒大多数衣服比较鲜亮,哪怕是颜色比较暗的衣服,也会用其他亮色的配件搭配。

今天她穿的就是一件卡其色的风衣,下身黑色阔腿牛仔裤,上身是绿色马甲叠穿在绿色的衬衣外面。

胸前挂着一副大墨镜,手里拎着的黑色包包上绑着一条丝巾,这丝巾在晋省的时候她通常是围在头上的,到这里才绑在包包上。

风衣是在羊城买的,上衣是在市里定制的,因为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衣服款式,很多李麦芒真的不想买。

这样的一身穿搭,在这个年代,走在大街上,比潮流模特还潮流模特。

白何年拿起一张照片,将照片里的人,跟他记忆里报纸上的艾薇·摩根对应起来。

“哎!跟你说话呢,你最近怎么回事啊?”

室友推了白何年一把,他才回过神来,装作镇定的样子说:“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