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丞相荀柔南巡益州,五月还京,不久病重。
阖眼再睁开,依旧漆黑一片。
到此为止么?
荀柔艰难地侧卧喘息。
“文若……公达……”
冰凉手被握紧,耳边回应之声,一轻、一沉。
“请,曹孟德回京,主持朝局……”
第323章 番外四
夏日炎炎,熏风灼灼,邻近渭水的私园,却还能享受到一丝奢侈的凉意。
荀柔和荀攸,以及相陪的刘端,坐在大树荫下,面前一汪从渭水引来的活水,一人一顶苇编小帽,一个马扎一根鱼竿,听着蝉鸣蛙唱,一边惬意垂钓。
一个仆从匆匆而来,“来了,来人了,是司马御史!”
“啊……”
“大人勿急。”
荀柔才轻呼一声,刘端已一跃而起。
在司马懿被侍从缓缓引入内院时,荀柔被搀进寝室榻上卧好。
荀攸慢腾腾起身,背着手挪进屋里,寻到位置坐好,现任监察御史司马懿正好跨步进门。
“司马懿见过丞相,见过御史。”司马懿一脸肃穆,在堂下就弯腰长揖。
目光却偷偷扫过老态龙钟,佝腰垂颈的荀攸,又轻瞟向卧榻。
竹榻上,前任丞相荀柔面向外间横卧,面容虽比前些年显出年纪,依旧秀美清隽,只是束发未冠,鬓发灰白,双颊苍白,眉目低垂,眼角延伸的细纹,显出一种苍老疲态。
时值酷暑,他身上还搭着一件衾被,轮廓纤瘦,伶仃支离。
面对如此面貌视人的前任丞相,司马懿却依旧难以放下心中警惕。
月掩在云中时,也晦暗难辨,一旦云开天霁,便要以清辉灼人。
从粮草官到军主簿,他在并州一路升迁,虽有自己努力,更离不开当初丞相荀含光为制衡孙氏的扶持。
他原本以为自己还要在并州待十年、二十年,直到鲜卑消解,孙氏回朝,没想到机遇突然降临,丞相荀柔病笃,扬州曹使君入京主持政局,他终借父亲与曹氏有旧,回到中枢。
但等他回来,荀含光病情已还转,他一脚踩入荀氏曹氏角力的漩涡中……
司马懿正心念电转,对面荀攸慢悠悠掀起眼皮,凝神看向他
“不咳咳咳”不及荀攸开口,床榻方向响起一串咳声。
刘端跪在榻边,一面替养父抚胸顺气,一面插空抬头向司马懿道,“大人之意,如今丞相是曹公,他已退职归家,请御史千万不要再如此称呼。”
“攸亦不再是御史中丞。”荀攸恰当接上一句。
不管司马懿心中怎么想,此时也按照“礼节”露出敬佩表情,再次行礼,“是懿不当,见过定国公、敬侯。”
刘端站起身,请司马懿上堂,再次代替养父发言,“不知御史今日来家中,所谓何事?”
司马懿走到榻上五步,见两侧跪坐的侍从皆抬头瞩目,顿时停步不前,揖手恭敬道,“曹丞相听闻镇国公身体好转,十分欣慰,只是政务繁忙不能稍离,特命臣前来问候。”
传言荀丞相府中侍从皆是一可当百的精锐之士,他虽不能肯定,却看得出这些身量不高、其貌不扬的侍从,抬眉凝目间全是犀利如刀的杀气。
听说荀含光目盲,如此却难看真切了。
“咳咳咳咳咳”
“多谢曹丞相关心,”刘端也恭敬回道,“大人是比先前好些,一日但能食二升,清醒一二个时辰,只是不能离榻。听闻曹丞相曾来造访,不得相见,深感愧疚,只道他一衰朽之人,不当丞相百忙之中费心挂念,请丞相以国事为重,以万民为念。”
司马懿深深弯腰一揖,“臣必上复丞相。”
榻上镇国公点着头,喘息片刻,以手扶榻,低哑道,“也……咳咳……请曹丞相,保重咳、咳咳……”
“保重”二字,竟说得极为艰难,气喘声嘶。
“司马君请吧。”刘端又上前,客气又不容拒绝的伸手向外一引。
司马懿知道自己该告辞了。
可惜始终未得荀丞相一眼,否则,他定能分辨传闻真假。
怀着如此心情的司马懿,并未看到,在他被刘端引出门的一刻,荀柔抬起眼,充满审视的看着他的背影。
“小叔父?”腰板已挺直起来的荀攸,凑过来低声问询。
“嗯……”荀柔阖上眼,扶着榻沿使力,吃力翻身,一旁跪侍的侍从连忙上前将他扶持起来。
如今的病,虽有七分是假,却也还有三分真。
他无声指了指一旁的水壶,侍从立即倒了温水奉来。
温汤凉热合适,甘苦微涩,送进喉咙里倒也润泽,就是荀柔觉得,竟不记得清水是什么滋味了。
“公达以为,方才这位司马御史如何?”荀柔歇了一会儿缓过来,笑向荀攸问道。
荀攸也端了一盏浅啜,闻言,执盏思索片刻,缓缓放下盏道,“观其在并州所为,见机识变,任事展才,已寻常之辈,如今来看,其刚断果决,存志非小
“实有人杰之资。”
荀柔不由点头。
任何一个做到相位的人,必然能看出文武分权,对于自己、朝廷和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