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8(1 / 2)

他望向苍茫广阔的大汉十三州。

见到少年诸葛亮,让他忽然意识到时光流逝。

历史的慢慢长河,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光阴,它奔流不息,终有一日他们这一代也淹没,然后不停歇地继续向前,奔向浩浩茫茫。

案头上摆放了一些文卷,应是堂兄文若派人送来的公文,卷旁还有一只信匣。

“今日有冀州来信。”

侍从恭敬回报。

身体渐渐回暖,荀柔坐上榻,让人将书案也摆上来,舒展手脚,躺了个舒服的姿势。

刘辩两次派人探病,孔桂也两次提醒他君前失仪,现在修养得差不多,他还是在新岁大朝之前,进宫谢罪一回。

明日递请,也算是对朝野上下,给出他养病结束的信号。

疲倦得打了个呵欠,荀柔拿起文书。

文书都经堂兄整理过的,都是简要,可谓条理分明,干净利落,但看了一会儿,他止不住开始犯困。

为提一提精神,荀柔打开信匣,换一换心情。

河北没什么可担心的,有阿音、贾文和在,更有两个兄长,即使有人胆敢作乱,也很快能平息。

冀州的问题,那是天长地久的问题,与客观的交通条件相伴。

留在西面,在航海时代来临前持续向西向北耕耘,那么东南方向的士族再次坐大,或许三代之后,就会成为朝廷心腹之患。

若是迁回东面,保证中原和江东,至多百年后,西北的外族部落可能滋生庞大,对中原再生觊觎之心。

不过,那不是眼下的问题。

冀州也许会出点小动荡,会有些沉不住气的人冒出头,但刀斧刚过,血还未干,不怕死的还是少数,看不见好处,世家大族不会乱来。

第一份是荀襄的家书,几句新年问候、想念,些许家常,冀州风俗不同,也被写进信里。

荀柔倚榻闲适地看完,拿起下一份竟来自贾诩。

贾文和什么时候给他写过私信?

荀柔哼笑一声打开。

开头也是问候,接着汇报一点冀州异动,最后再表达新年祝福一套,结束。

中规中矩。

太中规中矩了。

完全不正常。

荀柔也是无聊,竟将信从头到尾又咂摸了一遍,发现这果然就是一封无聊的废话。

贾文和莫非,是想让他给阿姊看?

这样一想,这封信就哪哪都不对了。

“冬日霪雪”?

“远近无事”?

“新岁勿恙”?

啧。

荀柔把自己品得牙酸,当即伸手将信丢去一边。

匣中还剩最后一份。

他执起来,为纸张厚度稍稍惊讶了一下,然后打开。

荀光的字迹端正,像后来的馆阁体,横平竖直,方正整齐,一开头就是严谨的格式和称呼。

恤孤令光顿首再拜言:太尉足下

这是一份上书。

荀柔有些意外,端坐起来。

这份上书是请求一件事,希望朝廷允许看扩充恤孤寺员额,她想要征辟冀州“名门淑女”入寺。

书中写得很动人,冀州有许多美好的淑女,通晓典故,雅好诗书,品德高尚,被其父兄连累,家门破败,衣食无着,甚至靠为人涣衣缝衣糊口。

她怜惜她们的身世,为她们的才华感动,了解到她们对国家一片忠贞,对父兄的过失十分痛心。

恤孤寺只是一个卑微的小官属,平日里做帮扶救济孤寡这样的小事,很难招得贤才,而且恤孤寺至今已“遍及州郡”,她实在顾不过来,账目混乱,各处生事,却来不及解决。

如今这些小女子缺少养家糊口、展示忠义的机会,恤孤寺又缺少人才,正好可以将她们招入寺中,既使之免于冻馁,成为一道善政,又为朝廷招得人才,正是两全其美。

荀柔一边看,一边轻笑。

不提大冬天涣衣是哪里讨来的生意,恤孤寺何时不许招人?

她在要权,明目张胆,光明正大。

恤孤寺隶属少府,是宫廷女官系统中一部署衙,唯一与其他女官的不同,没有服务于宫廷内部,而是派遣在外。

所以恤孤寺官品,也是照宫廷女官品级,寺主恤孤令得位列正七品,秩四百石,还是看在其社会效应。

招几个士族女子并不算什么,但州郡置使,这是要增加恤孤寺上下等级,而恤孤寺层级增加,恤孤令品级当然也就该水涨船高。

荀柔轻轻呼出一口气,继而微笑起来。

当初,他如何也想不到,恤孤寺能在小妹手中,发展得这样快。

尤其是,这一次冀州的收复平稳,荀光手中的恤孤寺不止发展,更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他要延续以实际权力大小为核心的官位品级关系,避免将来皇帝以位卑近臣为杠杆与官僚机构博弈,收拢权利,避免恤孤寺在将来,变成明朝东西厂、锦衣卫那样的皇帝手中的特务机构,他就得答应。

更何况,征招冀州士女,有利于增加朝廷对冀州的控制,稳定冀州民心,同时,比起起用冀州士族男子,女子为吏,副作用小很多。

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