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1 / 2)

然叛军盘踞山东、江南,危及陵园社稷,臣……虽驽钝,愿竭忠智,率军东征,攘除奸凶,重兴汉室,重现太平……”

“……唯此,以报陛下之厚爱,请陛下应允!”

荀柔闭上眼睛,伏拜于地,眼泪不知何时竟亦染面。

刘辩跌坐不起,望着身前玄衣透出的那道笔直的脊梁轮廓,良久,缓缓垂下头,“……可……一切……皆依太尉之意……”

走出殿外,荀柔攥紧手掌,肌肉仍然不能克制的轻微痉挛。

他一时有些浑噩,一时又有些后怕,一时又惊忧。

汉室仍然很重要,天子仍然很重要,可……以后,他当以如何面目,对着这样的天子?

或许,该休息些时日。

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尚书台在宣室殿西北。

荀柔虽然赞成钟繇东进的计划,但毕竟蝗灾未过,要动兵马粮草、辎重武器,还要和荀彧商议。

自宣室殿向尚书台,不必再爬山越岭,只需沿着殿间复道飞阁,经过天禄阁、石渠阁两处藏有图书、律令的台阁,在往北向行过一小段遮雨檐廊,即可到达。

西迁过后,国库空虚,宫中一切用度减损,宫女、令从、卫士,皆损近半,再加之长安宫廷广阔,天禄、石渠两处藏书,一路走来,竟少见人声。

脚下踩着阁道木板,轻微喑哑,廊柱斑驳,这一段走廊向少人行,是有些失于修缮。

他渐渐定了心,只将眼下形势细想,这几年征战不休,百姓负担也重,征兵、劳役、赋税,无论怎么都减不得。

他当初想着关中形胜,可徐徐图之,现在看来,也是想当然,战争就是一个漩涡,他不想卷,最后还是被迫卷了。

究竟是倾尽全力,快速结束战争,还是稳住阵脚,缓慢稳妥的推进,这是一个问题。

忽然,荀柔听见一道甚是熟悉的弹鸣。

那是弓弦拨动的声音。

他紧急一伏身,几乎同时,一道利风划过冠首。

耳边,“笃!”一声,锐器没入了木板。

他就地接连翻滚数圈。

数支竹箭沿着翻滚的方向,钉进地面,几乎每一支都与他擦身。

趁着短暂换弓的间隙,荀柔灵巧的一滚而起,奋力奔跑,拔出随身佩剑。

刺客武艺精湛,以箭支数计,大概是三人,站位在另一边并行的复道,他若想逃脱,需在转角变换方向,但如此一来,就远离了尚书台,转向更阴蔽的石渠阁背后。

很可能有刀斧手,准备在那里。

檐廊的梁柱是很好的遮挡,他借着伸手支扶,不断改变速度和方向,装饰的铜兽虽已斑驳,但敲击起来,仍然能发出铿锵尖锐的铮鸣。

他相信公达,北廊下的守卫,应当足够忠心,但对方赶来前,他需要自己保护好小命。

荀柔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奔跑过了。

但此时他必须奋力奔跑。

飞阁端首的铜饰已在眼前,两边奔跑脚步都已经迫近。

“有刺客!”

喊出这一声的同时,危机感再次袭来,让荀柔顾不得面前的台阶,在此伏身向前。

铁器的冰凉,这次几乎擦着后背飞出。

而他也再稳不住平衡,台阶一路滚落下去。

阴云灰蒙蒙压着重檐,隐隐有电光闪过。

一向稳重端庄的尚书令,以从未有过得速度,在宫道奔驰,佩玉乱跳,与配印相撞,清脆击响,亦如他此时心情。

檐廊尽头,几个身着甲衣的兵士,护卫在周围,却都不敢上前。

地上横倒着一个身影。

“含光!”

荀彧原本如玉一般润白的颜色,霎时又白了一层,白得几乎透明。

地上一滩血迹。

他一步跪坐下去,几乎不敢相信,沁了半颊鲜血的青年,是他的堂弟。

荀彧伸手扶着荀柔的肩膀,将他半抱起来,轻声唤道,“含光?”

青年眼睫缓缓睁开,眼瞳慢慢转过来,凝出一点神光,望向他来。

“含光?”

荀柔动了动唇,眉头一蹙,撇头吐出一口鲜血。

下一刻,眼睑重重垂下去。

荀彧一愣,只觉手臂一沉,一声轻音脆响。

玉,落地,碎了。

第233章 喜怒哀乐

“好一个荀太尉,任吏为亲,行桀虏之事,竟纵使官吏,摧踏民田,如此视民如草芥,忠义之士岂能忍见!”袁绍满脸义愤,“我当上表天子,弹劾其过,诸君议当如何?”

“天子受其蒙蔽,信任专由,纵有忠臣义士,焉能施展?”许攸摇头叹气道。

“主公当效绛侯、朱虚之旧事,荡涤朝廷,匡扶社稷!”逢纪不甘落后,起身慷慨而言。

绛侯、朱虚,诛诸吕。

袁绍点了点头,“诸君以为如何?”

“不可!荀氏坐领三州,兵强马壮,主公若图大事,还当先定并州,再徐徐图之。”田丰连忙道。

袁绍面露不悦,并不接话。

“荀氏专制朝政,除灭忠正,孤弱朝廷,”郭图窥他神色,拂了一把胡须道,“嗯,豺狼野心,人所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