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荀攸道。
“渤海王妃之父掌管宫门,恐不相宜。”荀柔眼都不眨便想出一个理由。
光禄卿人选,在他知道种拂去世,就已经想过了。
他要推姜峻上台。
这既是奖赏姜氏忠义,也是吊着陇右的一根胡萝卜多少年,凉州都没出现过中朝高官了,也不由得凉州民心不附。
朝中重要的就这两件事。
此外便是东面,以冀州与兖州为中心的战场,已经蔓延开了。
先是蔓延到徐州,徐州陶谦与袁术有结盟,于是向之求救,袁术便攻击了兖州背侧。
结果袁术战果上未取得,被孙坚偷了家,孙坚与其子趁其出兵,拿下了颍川。
孙坚已向朝廷投诚,手中拿了南阳和颍川,如今便也不用太担心雒阳了。
至于其他
“孙家幼女与友若之子定亲了?!”荀柔吃惊。
“正是,”荀攸点点头,“难道有什么不妥?”
“不…没有…”
他侄儿定了糜家女,他堂侄定了孙小妹,他们家薅了大备备两个老婆…不,是救了两个小姑娘免入苦海啊!
刘玄德是好人,就是有点费老婆。
“还有一事”荀攸垂眸。
荀柔难见他为难,声音立即软了八度,“何事?”
“阿兄已为阿熙择了弘农杨氏女为妇,恐怕辜负小叔父美意了……”
荀柔微微一愣,便摇摇头,“婚姻之事,自当父母之命,如此也罢了。”
荀仹性情有些急躁不定,他看中的那个姑娘王异,却文武皆通、性情坚韧,就算门第相对普通,但实在人才难得,故而他才匆忙写信回来。
荀祈却给阿熙定了弘农杨氏……
若再想,这是在接信前就定的,还是接信过后……
荀柔心里叹了一声,却没再多说。
第223章 君臣之道
“公达,我不欲与你为难,”荀柔沉默许久,才道,“你转告公衍,既出五服之亲,他的家事,我的确不该插手,唯除买卖民田,我绝不容忍。若他这样做了,我便只好将阿熙送回家。”
这是他的底线了。
“唯。”荀攸俯身稽首一礼。
荀柔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有忍不住,“公达,你…劝一劝公衍吧。”
许多事,荀祈真的不明白吗?阿熙,阿熙并无特别出众的才华。
走这一步,荀祈有多少想拿捏他的意思?
可,荀柔想起当年击缶而歌的衢兄,终究狠不下心肠。
荀攸直起身,认真的对他点点头,“好。”
次日,长安皇宫,宗庙偏殿。
“伏公为渤海王妃之父,光禄勋之职守卫宫门,恐不相宜……
“汉阳姜氏伯达,素怀公正,贞高绝俗,宜征拜入朝,必能尽忠职守,护卫陛下…”
“大赦之事,请陛下甚思,定国之道,在于赏罚分明,轻行大赦,则国家无威,况今遭大灾,天下动荡,若释刑囚恶徒,为祸民间,岂违陛下仁厚本意……”
“救治蝗灾之策,还请陛下稍待,臣这几日详查灾情过后,再行商议……”
殿中鎏金兽炉缓缓燃着宫香,御座两侧的金鉴冰山一丝丝释放着冷气。
俊美修皙的年轻太尉,跪坐得笔直端正,恂恂而语,声音低醇如流银泻地。
刘辩直愣愣的凝视着,似听非听。
他一年有余未曾见到太傅,再见,清隽的容颜,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
“陛下以为如何?”
“就依…太尉之言,”望过来的眼眸含着清泠泠寒光,刘辩忍不住心底一颤,“啊,先生征战辛苦,清瘦许多。”
“为国效力而已,不敢言辛苦。”
“太尉安定凉州,有功社稷,本当大宴庆贺,只是如今却不好如此,朕将河东闻喜县三千户,以为恩赏,赐与先生,诏书稍后传命尚书台着笔。”
荀柔心中想着蝗灾,闻言愣了一愣,好在他早预计到这次封赏,当即俯身推却。
“臣以薄才,受陛下之信重,忝居三公之首,向来战战兢兢,唯思勿负天恩,今岁先有长安地动,后又蝗灾四起,臣皆有失查之过,陛下不咎臣罪,臣又岂敢厚颜受赏。”
“这…蝗灾与太尉并不相干……”刘辩望着那如蝶翅般铺展的广袖,轻声道。
“臣实不敢受赏,还请陛下收回,咳咳咳…”低伏的姿势,让荀柔胸口有些不适,不由低咳。
“…那、那就罢了,先生快起来。”刘辩忍不住起身上前,弯腰扶住他的手臂。
“咳咳,臣失仪了。”天子显然没做过这种事,托着他的手臂,半高不低,右手反倒没法使力,荀柔单手费力支撑起来后,连忙抽回手臂,从袖中取出巾帕掩口。
“先生有恙?”刘辩关切道,“诏太医令前来”
后一句,是对跪侍在角落的宫人说的。
“不必,臣无事,多谢陛下关心。”坐起身后,胸口憋闷减轻,荀柔摆手拒绝,收了巾帕。
刘辩缓缓握紧滚烫的手心,站着不动,目光跟随着他。
就近看,荀太尉依然隽丽俊美,却也并不完美无瑕,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