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1 / 2)

第二天,荀柔就知道了。

郑玄要辞职。

“为何?”

“去年太尉所著《史论》在下反复拜读,所得颇多,其中“扬弃”之论,在下深感赞同,”郑玄先小拍了一下马屁,“自有汉以来,古文、今文之论,议论未休,其中又以《尚书》争议最多,在下常有感念,想将两家之学,并入一书,论之优劣处,辨析《尚书》本意,只是一向所学未精,不敢着笔。近来,为修缮旧籍,多闻古人之见,略有小得……想要专心于此,恐难再兼顾太学。”

明白,当官耽误大佬写书。

见荀柔不语,郑玄叹了口气,开始卖惨,“老朽今年六十又六,老病缠身,实在不知还有几多春秋,只望能在死前完成此书,了此唯一夙愿。”

好家伙,这都来此生“唯一夙愿”了,他还能扣下人家不让辞职?

只是……郑康成这几年太学祭酒真是做得太好了,有学问,识时务,宽和大度,处事圆滑,还不慕名利,清廉守节……

“不是柔不通情理,只是郑公辞去,太学祭酒一职,无人能担啊。”荀柔为难道。

太学祭酒不止要学识高,还要管理太学庶务,压得住几千太学生,与此同时,还不能想着借太学跳板进入官场,或者借太学影响来为自己控制舆论。

这简直不可能达成。

“太尉是一叶障目,”郑玄早有准备,笑呵呵道,“君家就有合适人选。”

“家父年迈多病……”荀柔声音发涩。

父亲比郑玄还小一岁,身体却远不如郑玄硬朗,已不怎么出门了。

“在下是说荀仲豫君。”郑玄道。

荀柔一愣。

啊……大兄……大兄的确是符合所有条件。

学识自然不必说,管理荀氏族中庶务,自然也不是那等不食人间烟火,皓首穷经的大儒,也不会拆他的台……只是大兄愿意吗?

“还有一事。”郑玄看出荀柔犹豫,没有再继续,反正他辞职意愿已经坚定了,“蔡公既为国丈,再在太学中为博士,恐不相宜。”

“的确。”荀柔连忙回神,“关于此事,柔以为,可否请蔡公执掌槐市,在此建一间书阁,许诸生百姓入阁,抄阅书籍?郑公以为如何?”

槐市,是长安东、西市外的另一市场,就在太学之侧,此处初一、十五太学生集会于此,互相买卖图书、乐器之类的雅物。

在此处修建一座图书馆,向普通民众开放,由天子老丈人蔡邕掌管,初一、十五还可以举办点文会活动,既风雅,又利于教化,挺好不是?

“不错!”郑玄连连点头,“此职正适合蔡伯喈,他一定会答应!仲豫与伯喈交情颇厚,若是仲豫去说,伯喈必欣然接受,说不定还能使其尽出家中藏书。”

“好罢,这两年辛苦郑公了。”

强扭的瓜不甜,郑玄已经疯狂暗示,他也只能接受,回去说服仲豫大兄。

第191章 太学改制

荀氏同居高阳里,荀悦与荀柔家相距不过几丈,荀柔安步当车,也不必侍从跟随,踩着木屐,出门左拐,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大兄家。

荀悦单衣半敞,头束纶巾,仪态风流在院中相迎,“稀客。”

“大兄好悠哉。”荀柔进得院中,见院内榆槐枝叶相交,树荫落在廊下,草席铺地,散落着几卷竹简,一把蒲扇,半碗雪白冰酪。

荀柔踟蹰,此情此景,让他话到嘴边又吞回去。

荀悦一笑,唤侍童端来水饮待客,引他堂中就坐,语气轻松,“可是郑公欲辞太学祭酒,荐我继之?”

荀柔愣了一愣,当即反应过来,以郑玄性情,的确会周到的先同当事人通气,他嗫嚅着,“兄长愿意否?”

太学之首,为博士祭酒,属九卿太常之下,秩六百石,清贵的要职,太学祭酒是公认的大儒,参赞政务,天子垂询,直擢三公都有先例。

可那是从前。

“端看太尉是否嫌弃。”荀悦含笑,执起蒲扇轻摇。

同样唤他“太尉”,大兄的语气间,却比文若阿兄多一分玩笑之意。

“岂敢!”荀柔立即道,说完抿了抿唇,“有一事……为官需案牍劳形,奔忙庶务,不利学问,故太学之博士、祭酒,还需心无旁骛,方能时时精进……”

郑玄大概给兄长提过,但……这毕竟是他提出的要求,哪怕难为人,他也该当面同兄长说明。

“如此,我这太学祭酒,可还能领一份俸禄?”荀悦毫无难色,摇着蒲扇玩笑道。

“这是应当。”荀柔连忙点头。

“如此足矣,”荀悦温言,“自本朝以来,太学时弊渐起,外戚高官子弟以此为进身之阶,而阻寒士求学之路,岂是太学初衷?自当守清节,静心学问。”

“嗯……”

“太尉有何指教,尽请明言。”

到底是要说的,荀柔给自己厚厚砌了一层脸皮,这才开口。

当初请郑玄先生接手,是因为董卓进京,故而他期待的只是这群太学生,不要被人挑拨到董卓面前冒头,同时能为典籍文化留存尽一分力。

毕竟,虽有些官二代滥竽充数,太学毕竟是天下文宗,最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