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俯首系颈,将性命寄托于对西凉人并不友善的朝中官员,不如就在关东这片已经散乱的大地上,寻一处为根基,等占住了地盘,真的要降,也可以从容找合适时机,和朝廷谈条件。
道理,想一想,其实也很容易明白。
但敢作下这样决定的人,绝非寻常之人,还要有翻江倒海、搅动风云的气魄。否则,段煨明明占据时机,为何犹豫不敢行动?张济又暧昧不明,占地踟躇?
谋士……谋士啊……看似沉敛,状似儒雅的外表,让人总是忘记,这也是一个迎着草原风沙粗粝长大的西凉汉子。
何止保命,在历史转折点中,这位毒士哪一次,不是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他甚至怀疑,牛辅如今是否还有主事权,其人外强中干,根本不敢,反而李傕、郭汜两个亡命徒,会更愿意执行这个“刺激”的计划……说不定贾诩还给两人画了大饼,争夺天下之类,然后在心里悄悄将两人价格估好,再等寻个好的买家。
将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上,稍稍幻想,已令人心醉神迷。
无论历史还是如今,荀柔都没见过贾诩战场表现,但就眼下这一招,已是惊心动魄,而相通一切过后,他做下一个决定,“必须要战,不能逃跑,不可示弱,段氏未定!”
段煨降朝,是因为朝廷正朔的思想惯性,可若让他觉得汉朝已衰弱不堪,走到尽头呢?他真不会动摇?
况且他们带着百姓辎重,必然行走不快,随时有被对方追上的危险,到生死关头,段煨还能坚定选择朝廷?他和贾诩可是同乡。
有一个非常现实真相
“朝廷,于西凉兵将,毫无恩义。”
对于对方来说,权衡只有利益,没有感情,如果让段煨觉得带来的利益不足,对方就会舍弃他们。
况且段煨手中还有一个筹码,一个重要的东西,显然对方并没有告诉文若……所以,就算要撤,也得打赢一场,让对方看到朝廷东山再起的能力和决心,再能从容撤退。
荀彧沉吟片刻,点点头,已被说服,眉心却缓缓蹙紧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荀柔捉着堂兄的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放弃幻想吧,天下的人心已经离散了。
他们要做的,不是延续一个旧的王朝,而是要开创新的时代。
荀彧缓缓点头,眉心却仍然深敛,“以使者之言,对方至少有五万兵马,还驱使了十万百姓,然雒阳城池难守,百姓虽有数万,兵卒不过段煨一万步骑,阿音一千骑卒而已,就算在加上波太守的步卒,也远不及彼。”
“但,有一个好消息。”荀柔一笑。
“嗯?”荀彧微愣。
荀柔轻咳了两声,微笑道,“不管,对方是否知晓,我在此处,他们、都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出击。”
就算贾文和算到他在城中,他所知道的荀含光,也并不会主动出战。
明明捂唇咳嗽不止,那双黑色玛瑙棋子般的眼眸,却在灯火下耀出明亮的光芒。
荀彧凝视着堂弟,这是他许久未曾见到的,少年时那样自信飞扬的眼神,而与那时不同,如今的青年,显然更沉厚踏实。
“我去请段将军过来,一道商议?”
荀柔止住咳嗽,点点头,“好。”
“稍事休息,修养精神。”荀彧低声嘱咐。
荀柔弯弯唇角,向他点头,“唯。”
目送着文若快步离去,荀柔轻轻出吐了口气,觉得仿佛过了一关似的。
他相信,若是他今日没问,恐怕等再次醒来,已经在逃跑的马车上了,有些道理,堂兄并非不明白,只是因为他……
“还没有、信任啊……”
“叔父放心,”荀襄捧来清水,“无论如何,我一定护住叔父与十七叔安全,倒时候我寸步不移在叔父身边,就算段煨生异心,也能带叔父冲出去。”
荀柔低头漱了口,浅笑着看向荀襄,“可,叔父更想看,阿音领兵打仗,驰骋疆场的英姿。”
荀襄脸色一红,羞赧的低下头。
“此战关键,或许,要在阿音、你身上。”荀柔轻咳着,目光温柔的拂照少女,将所有担忧埋在心底。
“是,末将必不辜负太傅期望。”荀襄回转身来,端正颜色,抱拳承诺。
“去请、元华先生来。”
“是。”
荀彧归来很快,不止带来段煨,还有之前归来通报消息的使者。
此人是段煨同族,被其派出联络牛辅,只是尚未进入行营,就在路上碰上驱赶着大量百姓,前去汇合的李傕。
使者察觉不妙,悄悄潜伏观察了一日,很快发现大军在轩辕关聚集,向雒阳而来,一边命人悄悄跟随,一边快马加鞭日夜不休赶回禀告,甚至将马都累死了。
“君家,有忠义之士。”烛火映照中,荀柔倚几坐于榻上,点头轻声赞叹。
“论忠义,段氏岂敢与荀氏相比,实萤虫之与明珠也。”段煨谦虚的欠身。
缣巾儒服,博带佩玉,这位西凉军帅,打扮得实在比一般儒生还要地道。
刚才见面,段煨就已经演过一场,先真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