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来,同时也害怕阿爸真的会丢下他们不管,他一直都以自己有位在西洋留过学有大学问的父亲为荣。
梅淑华抹干了泪,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紧紧握着,努力暖暖发僵的手。
她总在心里说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来,可面对这样的境遇,她却是无用的。
周志睿的话也提醒了她,目前最要紧的是手里要有钱,不然定会处处受制于人。
“阿妈,我读完了。”
周志敏高高兴兴地捧着书跑了过来,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他为自己有勇气迈出去,大声地开始说话感到兴奋,他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力量,也不藏着心思,脸高高地仰起来,很想受到阿妈的表扬。
梅淑华看着欣慰,也是第一次见周志敏放开心怀笑起来,一扫刚才的阴霾,跟着也笑起来,倒了杯水递给他。
“真厉害,聪明的小朋友你的进步很神速,喝水。”
周志敏确实有些渴,捧过水杯猛喝了几口。
想起刚才问过周志睿的话,梅淑华也想知道眼前的小儿子喜欢做些什么。
记忆里,周志敏喜欢弹钢琴,可周殊是觉得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学琴的,周志敏看着总怯声怯气的,到外面多是要丢脸的,更不愿再给自己添负担,此后更是明令禁止周志敏再碰钢琴。
“孩子,妈妈问你,你可有什么喜欢的事情做?像你哥哥就喜欢弹小提琴。或者你长大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梅淑华神情认真,让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庄重。
周志敏想了一会,挠了挠头,“我总喜欢看杂……书,我还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国文老师说少年应有鸿鹄志,更要顶天立地,我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些话他说得铿锵有力,眼中含光,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也许他都未察觉到自己已经能这样连贯地说出挺长的一段话来。
小小的年纪,却蕴藏着大大的力量。
也燃起了梅淑华不息的希望。
这个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国家,需要千千万万个无畏生死的筑基者,无数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对于她而言,这个时空的这个时代,太过于落后、愚昧,她有时根本无法理解这里的法则。
但她也确信,一切文明的发展方向都不会是朝后的,或许前进数十年,会是与此时完全不同的一番光景。
夜色清朗如许,皓月当空,被黑夜笼罩的海城并不显昏黑,让人察觉不出这还算安静祥和的海城早已经暗流涌动,只待一触即发。
原本如同细腻丝绸的琴音并未在这个夜连绵不绝,只是琴音似乎没有因为他的停止琴弓的拉动而停止,时不时在人的脑海里缭绕,无人发觉他没有在练琴。
半夜时分,周园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梅淑华躺在床上,一时睁眼望着天花板不动,一时翻来覆去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总之心里想着事情,如何也睡不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她该是要寻一个工作的,思来想去,此时找工作却弊大于利,不说如今能让女人干的工作不多,她要想按自己的计划来,顺利离婚,就不能打草惊蛇。
眼前没钱这个难题又不能不解决。
在她心绪纷乱之际,又想起了一事,小姨梁曼华应是回到了京都,该是写信问候一声。
以前的梅淑华也是知道梁曼华与她的价值观不合,便一直处处躲着不愿与梁曼华有交集。
现在面对梁曼华更多的是愧疚,梁曼华无儿无女,对她这个外甥女呵护有加,她做的事却是这样的伤人心。
反正是睡不着的,索性摸黑起来燃起了煤油灯,要提笔写封信给梁曼华。
昏黄的灯光洒在纸上,梅淑华握着笔看着空白的纸思量许久,无意地抚了下额头,发觉留了道细疤,又过了片刻才落了笔。
信中,她只是简单问候几句,再问了梁曼华的身体如何,再无其他,短短一页纸。
她没周殊那样的心思,想寻得林青理这个政委遮蔽,她不想辜负在这世间寥寥无几还真心实意爱护自己的人,若是连个心灵寄托的人都没有,那她真是孤立无援。
想起来,梅淑华的命运倒是时好时坏。一切缘由,还得从上一辈的人说起。
在朝廷覆灭前,梅梁两家门户相当,早给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定了亲。面对飘摇不定的局势,梅家仍是一心为朝廷效忠,读着那些旧书,梁家已经有人远游海外,大老爷竟还请了洋人先生到家中教授子女。
即使风雨飘摇,朝廷没有倒下,婚事还是得继续,身为梁家二小姐的梁曼缨连那梅家公子的面都未曾见过,自然不愿,可早定下的事情,哪里能说不做数就不做数的。
梁曼缨还是嫁了,新婚第二日就让婆母立规矩,跪了祠堂,她闹,便是要吃一顿板子。
未进门前,婆母就听说了梁曼缨是个不守妇道的,跑到外头抛头露面,读那些不正经的书,一点也不心慈手软,再闹便是一样样的家法轮着伺候。
不多久,京都大乱,炮火连天,皇城兵荒马乱,烧杀抢掠,皇帝倒了,要立新政,眼见大厦将倾,梅家自觉岌岌可危,保命要紧,顾不上收整,带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