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已经对儒生这个群体失去了耐心。伏生自己不怕死就算了,还拖累别人。
秦朝已并海内,通过车同轨书同文,让各地有了交流的可能性。但意识形态的统一,才刚刚起步,距离“九州同贯,六合同风”为时尚早,广袤的六国,两千多万人口,认同自己是秦民的少之又少。
统一了疆土,却未能统一人心,秦与六国的隔阂仍在,一些关东士人甚至视秦为寇,复国运动也在暗中酝酿。
荆轲、高渐离的刺杀,出巡时百姓的畏惧,各地难以压制的盗贼活动,暗潮涌动的复国主义者,无不显示着,他的天下,似乎并不那么安稳。
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驱逐匈奴后,秦始皇装在心里最重要的事。秦国不再是偏于西隅的诸侯国,而是一统天下的王朝,融合东方新征服区,是统当务之急。
光靠暴力打压,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好在,荀子提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良药:古时候商汤王以毫地起家,周武王以镐地起家,都是方圆百里的地方,却能兼并天下,诸侯称臣,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能凝聚士民!
荀子还说:“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
几年下来,秦始皇也明白了,若不能搞定关东士人,让他们为己所用,空降的秦吏,根本无从治民。光靠一纸政令显然是不行的,思想的认同,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整天板着脸恪守法典的法家秦吏显然不擅长干这些活,反倒是儒生很适合,虽然这群人中良莠不齐,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搞教化是一把好手。
于是乎,秦始皇便打算先从“礼”入手。辟关东儒生七十余人入咸阳,为博士,以备咨询。
谁料,令秦始皇对儒生厌恶的开始,就始于泰山封禅。
一个封禅仪式,这些儒生们竟然有各自不同的主张,议论了老半天,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甚至有的儒生还提出:“古时候的君王封禅,用蒲草裹住车轮,不愿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扫地祭祀时所使用的席子都是用草编成的。”等等不切实际的意见。
祭祀使用草编的席子还好办,但登山不伤害土石草木怎么可能?因此,秦始皇帝认为众儒生所说的很难实际采用,便贬退儒生,不许他们上山,下令开通车道,从泰山南麓直上顶峰。
再后来,关于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争论中,儒家好古非今,主张恢复分封制,这与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思想相违背,从而引发了秦始皇的愤怒。
再然后,方士徐福骗了始皇八百童男童女便远出海外,再未归来。卢生骗完秦始皇之后,因为害怕求药而不得被处罚,便四处散布对始皇的不满言论,污蔑始皇。秦始皇大怒,立即派人四处搜寻这个方士卢生。可好巧不巧的,这时身在咸阳的儒生们还都私底下在议论这个事情,就这样谣言越传越广,版本也是越传越多。
秦始皇一看这还了得,一世英名都要毁在这群儒生手上了,就下了一道圣旨,抓捕议论这件事的儒生。而这些已经被抓捕的儒生告发他人以求自解,最后竟供出来四百六十多人,终以诽谤罪在咸阳坑杀了。这件事本来是由方士引起的,可秦始皇因为泄私愤,再加上那些儒士的多嘴,使得始皇对他们就更加反感了,一气之下便坑杀了近五百名儒生。
这一桩桩一件件,加上今天伏生这一番谏言,便成了压死儒生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