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索尼在收购哥伦比亚影业中被坑这件事。
如今的羽生秀树结合后世的新闻报道解密,以及此时手头上的情报,基本上将真相缕了个七七八八。
首先,进军好莱坞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发起的。
除了满足自身的情绪以外,盛田昭夫也确实是为了索尼的未来战略考虑。
而盛田昭夫的意愿,便是索尼的行动纲领。
按照盛田昭夫的直觉,未来世界的商业争霸战中,好莱坞是知识产权和民众情感的汇集,是创造性世界的发源地,是信息产业和文化资源的带头羊,这些都是极具战略意义的。
所以盛田昭夫洞见了索尼未来赖以生存的立身根本。
视听娱乐。
所以,盛田昭夫才制定了进军好莱坞的行动。
以羽生秀树穿越者的视角来看,盛田昭夫的商业直觉不可谓不锐利。
但问题是,在制定战略发展的同时,盛田昭夫却未承担起发展的管理责任。
八十年代初,盛田昭夫卸任索尼社长职务,只在董事会任职,并逐渐淡出了索尼的一线运营管理。
而盛田昭夫手中的权利,被过渡给接班人,索尼的新任社长大贺典雄。
而出任社长的大贺典雄,成长在索尼这个非典型的家族企业中,养成了一边对他的“主人”盛田昭夫唯命是从,一边又在索尼内部充当说一不二的“暴君”角色。
盛田昭夫常年身处阿美利卡,坐镇索尼总部的大贺典雄又因为身体原因,只能通过电话指挥索尼的阿美利卡总部。
就是在这种奇怪的关系下,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行动开始了。
偏偏这种大形势后沟,又是一种很折腾人,很繁琐的事情。
价格谈判、战略接轨、组织设计、组织结构调整、裁减人员等等重要的内容,需要的是一个专业过硬,能力全面的工作团队。
但索尼奇怪的上层关系,导致他们在这方面很不健全。
最终只能简单粗暴的把所有工作,都委托给阿美利卡的团队去负责。
然后,一个依靠私人纽带,裙带关系而打造的索尼收购工作团队便形成了。
团队中,有三个人最为重要。
首先,便是索尼一方的中间人,前阿美利卡商务部部长,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前董事长,现在华尔街著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黑石集团的创始人。
彼得·彼得森。
这位是盛田昭夫前往纽约常住后,在社交场合认识的“好友”,兼投资顾问。
可以说,彼得·彼得森能成为收购工作团队一员,靠的便是与盛田昭夫的关系。
至于为何要给朋友身份打引号,后面再详说。
团队中的第二个重要人物,则是索尼在阿美利卡的总裁,米基·舒尔霍夫。
这位索尼的北美负责人,也是盛田昭夫一手提拔的,属于盛田昭夫的“自己人”。
而最后一个重要人物,便是哥伦比亚影业CEO,彼得·古伯。
表面上,彼得·古伯也和盛田昭夫有着不错的私人关系。
所以当索尼的收购开始,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且奇怪。
进军好莱坞,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决定是盛田昭夫决定的。
收购团队的三个主要成员,也全都是盛田昭夫信任的友人,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但偏偏此时索尼的社长,负责指挥这件事的,又是对盛田昭夫唯命是从,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亲赴阿美利卡的大贺典雄。
这种情况下,大贺典雄把收购工作下放给盛田昭夫信任的工作团队,那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接下来,收购会出现什么结果,那就不言而喻了。
盛田昭夫拼尽全力想要融入阿美利卡上层社会,但阿美利卡上层社会却不是那么想要接受他。
这就好似一个痴心舔狗,拼尽全力去舔自己的女神,但女神却对他不屑一顾。
而盛田昭夫信任的“好友”们,也不出意料的在收购中,狠狠的坑了索尼一把。
作为中间人,商业顾问,以及盛田昭夫好友的彼得·彼得森,用尽了他在华尔街多年从业的“才华”。
彼得·彼得森帮索尼在收购中,把哥伦比亚影业的股价,从收购前的每股12美元,一路谈到了收购时的每股24美元。
谈判期间,哥伦比亚影业整整翻了一倍的股价,彼得·彼得森作为华尔街投行董事,私募基金创始人,借机赚了多少钱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最终,“费尽心力”的彼得·彼得森,在每股24美元的价格上,谈成了每股27美元的收购价格,成功让索尼溢价一倍,花费五十亿美元拿下了哥伦比亚影业。
重要的三人组中,彼得·彼得森能借着收购捞金,其余两人自然也没少跟着一起捞。
甚至哥伦比亚影业总裁彼得·古伯还获得了大笔的股份变现。
而有意思的是,在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收购传出去后,全阿美利卡立刻爆发大规模的反霓虹情绪。
索尼,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股舆论风暴的中心。
迫于舆论压力,索尼不得不公开宣布,不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