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1 / 2)

朱祐发明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朱祐也算推动了卫生预防的意识,牙齿是我们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牙齿呦~】

【接着说回去,朱见深那么喜欢万贵妃,怎么还会立朱祐为太子?当然是因为万贵妃的长子早夭,他的二儿子1471年被立为太子,1472年就薨逝,于是皇位就落到朱祐的身上。】

【但其实并不是那么顺利,朱祐的生母是被俘入宫的,幼年的朱祐是被养在了安乐堂,明朝有两个安乐堂,一个是用来安置那些无依无靠的太监与宫女的地方;另一个是用来幽禁老宫女或者获罪宫人的地方[3],不管是哪个地方生活必定不是锦衣玉食,而朱祐在安乐堂待了五六年。】

【在1475年的时候才被朱见深对外公开,被册立为皇太子。在成化末年,据说朱见深还有易储的想法,但是当时的泰山出现七次大震,需要大喜来化解,朱见深不得不打消易储的念头[4]。】

嬴政想起自己在赵国为质的期间,那时候他也很小,现在还不是灭六国?

刘彻也想起自己幼年时候的经历,表情些许微妙。

李世民想起了曾经夺嫡的时候,父皇总是偏袒大哥,在他们中间和稀泥。

赵匡胤摸了摸自己的牙齿,好像此时他的牙齿已经有些松动,他忽然发掘自己好像已经有点老了,有些怅然。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又生气,“这样的儿子怎么就不知道珍惜?!”

万氏那样嚣张跋扈能生出什么好孩子?幸好早夭不然估计明朝得立即玩完!

永乐年间

朱棣想起了自己的大哥,他有时候也想问父皇,为什么就那么喜欢大哥,为什么不能看看其他儿子?

他的表情有些怔住。

朱高煦的不满更多,是啊,为什么父皇只能看到大哥和他儿子,就不能看看自己?

朱瞻基瞥了他们几眼,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然后默不吭声。

成化年间

得知儿子早夭的万贵妃与朱见深两人都红了眼眶,相拥而哭。

吴皇后听见天幕的话哈哈大笑,“怪只怪万氏你嚣张跋扈,报应全都落在你的孩子身上!”

王皇后听到宫人这样的回禀,她讽刺笑笑,天幕果然没说错皇上还真是独宠万贵妃一人。

弘治年间

朱祐听见自己发明了牙刷,他的脸忍不住红了几分,书上都有记载的,哪是他发明的?

当他听见自己的幼年经历时,他努力想却只能想起那个昏暗的胡同。

罢了,朱祐摇摇头,反正都已经过去了。

后宫张皇后心疼地揉着手帕,她从来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康熙怔住,想起自己的皇阿玛以及自己的过去,又摸了摸自己的脸,天花让他没有在父母膝下承欢一日,这对于他来说是很大的遗憾。

第132章 弱国无外交

132

【朱祐在位期间完善官员制度,管束厂卫,除了怀恩、覃吉之外,其他的宦官例如萧腾、邓原等都有廉洁爱民的名声,有时候觉得皇帝与朝臣就是镜子关系,皇帝是个明君,朝臣也必定不会差太多。】

【除此之外,朱祐躬行节俭,主张节约,弘治年间自然灾害颇多,朱祐也是积极赈灾,多次减免赋税;明令禁止勋贵侵占民田,发展农业,他在位期间国家赋税从2500万石左右增长到2700万石,人户数量也又911万户增长到1010万户,最高达到1050万户,也因为他勤于政事,国家变得繁荣稳定,史称‘弘治中兴’[1]。】

【历代史家对朱祐评价也颇高,将其同汉文帝、宋仁宗相比,不过朱祐确实做的不错不是吗?贬斥奸佞、任用贤臣,他就是一个明君。】

听见天幕说皇帝与朝臣是镜子关系时,咸阳宫孙叔通立马奉承起来,下方慢了一步的臣子目瞪口呆。

孙叔通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好话一串一串地从他口中说出来,虽然嬴政始终没说话但能看得出来马屁拍到正地方了。

扶苏认真记下朱祐在位期间的政绩,看着厚厚一叠的笔记,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彻挑眉,没想到这人能同他祖父相提并论,不过听起来似乎也还可以,他就勉为其难地继续听下去。

“天幕说得对,朕与你们不就是镜子关系吗?”刘彻骄傲地看着卫青、霍去病以及桑弘羊、赵过等人。

其他人:......敢情他们家不配做陛下的镜子是吗?

李世民也同样表情舒缓,“那么多的人口,真羡慕。”希望贞观时期也能有那么多的人口。

千万户人口,想到那个场景李世民激动地手微微颤抖,虽然比不过后世,但也勉强可以。

赵匡胤听见宋仁宗,他的脸色也好起来,就是可惜不是他的种。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可算是能昂首挺胸了,不然怎么面对朝臣,怎么面对天下百姓?难不成要他承认自己的子孙都是废物吗?

朱棣酸了,他父皇听到自己五征蒙古时都没有露出这样的表情。

永乐年间

朱棣的情绪稳住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