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行至梓潼,眼前除了金牛道,又多出两条道路。
各将领正在率军休整。
辎重、粮草队伍则继续从金牛道当先行进,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俨然,一切显得井然有序。
可表面的齐整下,梓潼的大营内,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因为刘禅那一番胡闹献上“曲辕犁”,撞死周群的小插曲;
因为赵云提及的《云别传》中准确的预判出周群星象之说扰乱三军士气,这使得刘备与诸葛亮、法正对《云别传》格外的看重。
之前部署,三路进军中,以陈仓道、米仓道为饵,主力通过金牛道,强抵阳平关的路线。
如今看来…至少在《云别传》中是完全行不通的。
而《云别传》提出的进军路线,是翻过米仓山,渡过汉江,绕过阳平关…直接从背部登上定军山,以此控制整个巴山山脉,居高临下!占据绝对的主动!
这是与刘封、马谡登定军山截然不同的路线,刘封、马谡登山占据的只有定军山一隅,而按照《云别传》如此部署,蜀军占据的是整个十二座山脉…这些山脉互为犄角,彼此呼应,敌人再想围困,无异于痴人说梦。
此刻,一封舆图高高的挂起,刘备和诸葛亮、法正以及一众谋士还在做最后的商讨。
赵云也在,他远远的避在众人之后,他想要表达的《云别传》中的内容,已经悉数禀明刘备、诸葛亮。
当然,最终这行军路线要如何定夺,还得看他们的抉择。
“刘封的失败,证明走金牛道佯破阳平关,实取定军山的行动难度极大…”法正开始了他的分析,“倒是云旗提及的这一条翻越米仓山,直接从巴山山脉的后端绕至定军山,一鼓作气的占据整个山头…居高临下的计策更容易实现…不过…”
说到这儿,法正露出了些许为难之色,像是这一条计策虽容易实现,但却也有它…必须要冒险的地方。
诸葛亮当即就察觉出法正的意思,他缓缓张口,“人能翻越米仓山,可粮食却翻越不了,即便是按照《云别传》中提及的,翻越米仓山夺下定军山,可粮食、辎重的运输还是得走金牛道,也就是说…倘若佯攻的金牛道被敌人识破,魏军占据粮道…定军山上的主力大军要面临的是无口粮的险境…一旦断粮,那三军将陷入绝境,是不可能再翻阅米仓山回去的!”
诸葛亮统筹后勤、粮草的运输,他又是个谨慎的人,故而,他关心的问题都集中在这粮草的补给与大军的退路上。
诸葛亮的话方才落下,法正再度张口:“还有一条,要翻越米仓山必得过汉水,若夏侯渊提前在汉水埋伏,半渡而击,那随时会面临全面溃败的危险,除此之外…米仓山艰险难行,当地百姓有言,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
当地百姓这话的意思是,晚上在山上留宿的话,必须把自己捆在树上,不然一翻身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听到这儿,已经让帐中诸谋士下意识的一个寒蝉。
法正的话还在继续,“除此之外,米仓山有两个山峰,名叫孤云、两角,当地有谚语说‘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由此也可以知晓,此间山峦的高耸…况且,米仓山没有山道,若要翻越过去,是需大军自行拓出一个山道的…我担心,翻越米仓山的时候,消息已经被夏侯渊、贾诩斩获,他们也会派出兵马抢占米仓山,到时候…山地作战,我军若能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的冲击…那便是稳操胜券,可若是没有…那…”
说到这儿,法正闭上了嘴巴,像是刻意的没有把话说完。
但意思已经足够明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这“米仓山”要翻过去更难…比上青天还要难!
如果真的如《云别传》中提及的,放弃金牛道的进攻,出米仓山抢占定军山的战略,那无异于是一步险棋!是巨大的冒险!
如今,诸葛亮与法正把该说的都悉数阐明了,《云别传》的全篇赵云也呈上,就摆放在刘备的面前。
如何抉择?
怎么打?打不打?这些…都要由刘备去最终抉择。
呼…
刘备深重的呼出口气,他缓缓坐下,“好个《云别传》,好个米仓山,好个定军山…”
一句感慨后,刘备再度呼出口气,他接着感慨:“《云别传》的计略好,却不容易实现,米仓山不好过,定军山不好上,可想想,阳平关…又好攻么?曹操昔日攻下阳平关时都庆幸,全靠天降麋鹿相助,这才攻克,否则…只要守将据险固守、居高临下,任凭曹操再多次的强攻都会被打的头破血流!”
“故而,曹操攻下汉中后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加固这阳平关,如今的阳平关才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我们要选的?从来都不是冒险翻阅米仓山!而是…是否要与逆贼曹操决一死战!”
这…
刘备的话深深的感染着在场所有人。
但刘备的语气,诸葛亮听懂了,法正也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意…
——『看来,主公早已下定决心,要翻越这米仓山了!』
虽是这么想,法正却还是明知故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