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管他什么东吴,何不去投荆州(4 / 4)

攻,不敢深陷蜀中战场,即刻返回荆州。

无疑,这为蜀中争取到了最难能可贵的发展时间。

其二,便是这个难能可贵的发展时间,蜀中推行的一系列的政令…

出乎刘备与诸葛亮的意料,商务署的成立,商业税的收取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只有加入商务署的商贾才能够经商。

又因为商务署的商贾可以摆脱身份中的——贱籍!

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商贾蜂拥而至,商业税的收取顺理成章。

而因为商贾均需要被商务署约束,故而物价飞涨、囤积居奇的事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

蜀中,竟没有通过铸小钱,铸“直百铢”,就成功的解决了蜀中的动荡与粮库捉襟见肘的难题。

因为商务署成立,商人地位的抬高,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农人想要经商。

一定程度上,这会影响巴蜀地区的农业产量。

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儿!

若是换作别人,一定会焦头烂额…

可谁让主管商务署的人是诸葛亮呢?

在他的统筹下,经商是有门槛的,农人与商人的转变是要经过严格的考察的,商务署也不是随便一个人想进就能进的。

而这需要复杂、繁琐的制度、约束!

偏偏这些…对于诸葛亮亮而言,都不是问题。

比起带兵打仗,排兵布阵,诸葛亮更强悍的地方在于治国理政啊!

这种“焦头烂额”的问题,诸葛亮处理起来,就像是“小儿科”一般,可谓是得心应手。

当然…

无论是第一条空城计与襄樊大捷,还是第二条商务署引发的连锁积极反应,这些从战报中,从密信中,从急件中,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

——关麟关云旗!

自然,今日诸葛亮与刘备,就这个名字…已经聊了半天,也夸了半天。

赞美之词该说的早就说过了。

此刻,倒是另外一个与关云旗息息相关的政令已经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诸葛亮与刘备的表情也变的异乎寻常的郑重。

诸葛亮一丝不苟的问:“主公,你可准备好了?”

刘备顿了一下,他重重的点头,沉吟道:“云旗不过十五岁,尚有如此为民谋福祉之魄力,我刘备征战一生?这把年纪,如何会胆怯呢?”

刘备的语气坚决。

诸葛亮却再度问道:“主公,真的迈出这一步,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哈哈哈…”刘备浅笑一声,淡淡的道,“我一生走过的不都是如履薄冰么?我又何曾走过回头路呢?云旗那答卷中的两句话,我是最认同,也是最发人深省的,所谓‘民富国强’,又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到这儿,刘备紧紧的握住了诸葛亮的手。

他像是已经做出过最终的决定。

他重重的道:“凡我刘备之城郡,均要废除人头税,推行摊丁入亩,孔明这桩事儿,交给你了!”

——郑重、凛然、正气、惟贤惟德。

做出这个决定,无异于刘备做出了选择。

在笼络更有能量、见效更快的氏族!

或者是坚实的站在最广泛的百姓之间,与这世间万万千千的黎庶并肩作战!

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

他要团结…天下十三州,那最广泛的,也是最卑微的,却蕴含着最磅礴能量的——黎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