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周家湾的肉,必须烂在自家锅里(1 / 2)

下工的锣声一响,周家湾的村民全部涌向祠堂。

村长说了,有30个进城的名额,需要抓阄决定,不管能不能抽中,去瞧下热闹也行啊!

等人到齐,周传义示意大家安静,大声说:“大荣和她爹传民,在城里过上了好日子,不忘村里的乡亲,经过多番努力,为我们争取到了30个当工人的名额。

为了公平公正,等一下我们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谁进城,有几点要求,先和你们说明,不同意的,不能参与抓阄。

第一个,这些进城名额,是大荣和传民送了重礼才争取到手的,我们做人,要凭良心,要懂感恩,下次有好事,才会继续有他的份。

进城的人,需要给大荣和传民表达谢意,每家给10块,你们家里的鸡、蛋、野味等,要不要送给他们,不做强行要求,看你们心意。

但我想,你们越懂礼数,传民父女心里越高兴,他们都是大仁大义之人,不会白占你们便宜,日后有好事,定会优先想到你们。

我说的话,都明白了吗?”

村民们异口同声的说:“明白!”

周传义:“能照做吗?”

村民:“能!”

周传义:“很好!我周家湾自立族建村以来,谨遵老祖宗的‘以人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的祖训,所以我们周家湾才能人丁兴旺,一年更比一年好!

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名额有限,不能人人都进城,如果运气不好,没抽到,不要心生怨恨,城里有城里的憋屈,乡下有乡下的自在,一切都是天注定的。

抽到的人,不要洋洋得意,你们代表的是周家湾的脸面,进城后要安分守己,要是违法犯事了,没人能救他!

我们也不需要这种丢人现眼、败坏村里名声的人,谁要是犯事,以后就不用回村了,都记住了吗?”

村民:“记住了!”

周传义:“如果有人拿到名额,不想进城,可以让给家里的兄弟,那些表弟、舅兄舅弟之类的人就算了。

你们是吃周家湾的水长大的,胳膊肘子不许往外拐,要是让我知道,谁把自己的名额给了外姓人,那他们全家就不用在村里待了。

你们和谁亲近,就搬去谁家住,不要在村里碍眼,也甭想占用村里的资源,明白吗?!”

一些妇人刚才还在盘算,如果自家男人或儿子抽中了名额,做下思想工作,把名额让给娘家,现在听了周传义的话,顿时歇了心思。

周家湾的男人,很认可周传义的这番话,周家湾的肉,必须烂在自家锅里,凭什么便宜外人?

那些在家怕媳妇的男人,正愁自己如果抽中名额,回去被媳妇强行要走了怎么办,现在有周传义发话,他们的腰杆子瞬间就直了。

大声回应周传义,他们都记住了,要是抽中,绝不把名额让出去!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周传义让18-35岁的300多名男丁站到一旁,挨个到前方的抓阄箱里抓纸团。

不想大家说闲话,周传义的两个儿子和周传景的两个儿子,特意穿插在队伍的中间和最后面。

陆续有人抽到“进城”字样的纸团,高兴的在那又蹦又跳。

周围的人,有人恭贺,有人焦急不已。

每抽出一个名额,代表自己的机会就少一点,他们不停祈祷,希望周家的老祖宗们能保佑他们抽中......

周传义和周传景的儿子,早就拿到了“进城”的纸团,藏在口袋里。

等到他们抓阄时,就寻个机会把纸团捏在手里,然后装个样子,把手伸进箱子,假装抽中了名额,在那惊喜的大声呼叫:“啊!我抽中了,感谢老祖宗保佑!”

四人演的很逼真,村民们没有起疑。

就这样,周传义和周传景的儿子,顺利拿到了进城名额。

另外抽中名额的26人,几乎都选择了自己进城,只有个别人,作为长兄,把名额让给了家里的弟弟。

只要不是给外人,周传义和周传景没有意见。

要进城的人,周传义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主要是关于迁户口的事。

大家一听迁个户口要500块,还只能迁一人,均表示不迁。

周传义说:“不想迁就不迁吧,大荣说了,你们要是成为正式工,厂里可以接收你们本人的户口,就是老婆孩子不能跟过去,不然他们没有粮食份额和各种票,只能买高价粮,不划算。

你们在厂里好好干,表现出色的话,说不定会有转机。

我周家湾的男人,就没几个爱读书的,反倒是女娃,喜欢抱着书本看。

大荣说正式工需要专业技术,你们要想顺利转正,文化水平必须跟上,去了城里,都去报个夜校吧,多识几个字,也不枉你们被老祖宗眷顾,抽到了进城名额。”

大家一同答:“都听村长的!”

周传义:“赚的钱,记得按时寄回家,家里的老爹老娘、老婆孩子,就指望你们的钱,添件新衣,买顿肉。

谁要是在外面胡搞,坏了村里的名声,或让老婆爹娘追着打,我不仅不会帮忙,还会把他关进祠堂,罚跪个一年半载,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