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1 / 2)

觉得好像没那么难,也没那么简单。

说难是以她自己的角度看的,秀才举人在她眼里也是相当了不得的人物了,但这个身份落在姜府,好像又没那么难,几乎能说是一抓一大把。

姜云瑶说:“是不大难,但也有难处。”

她细细给顾明月分析了:“如今这年头能考上举人的,多少有些家底,读书耗费巨贵,能读的起书的人很少。”

这点顾明月倒是深有同感。

她跟着姜云瑶学念书学了很久,平常也是要买书看书的,之所以能省下一笔钱,是因为她的要求不高,不强求能学会多少,只要能识文断字就行,但那些要考科举的人可不一样,他们要读的书可太多了。

更何况顾明月的书都是看的姜云瑶有的,在给姜云瑶买书这事儿上,安氏很积极,都不必姜云瑶自己掏银子。

那些举人可都是要自己花钱买的。

再者。

“科举难度也高,想要考好,学识也是要经过积累的,好些人考到头发花白也未必能考得上。”姜云瑶给她举例子,“咱们铺子里从前有个老举人你还记不记得?”

顾明月想起来了:“是那个说要买方便面做干粮的老举人吧?”

那个老举人今年都四十多了,想要考上进士,偏偏屡试不中,耽搁了许久,今年终于打算放弃回家去了,临走前到她们铺子里买东西,买的就是方便面,因为他家里离得很远,路途遥远,一路上没有方便面吃,就只能啃干饼子了。

顾明月心细胆大,和铺子里的不少客人都有过交流,也和这位老举人说过几句话,知道他家里的情况,本来还算富裕,为着支撑他考试,内囊都给掏尽了,结果也没考上,家里还有个年纪大了的双亲,实在不能考了,才打算回去的,买方便面也是打算给家里的老夫老母尝一尝。

姜云瑶见她想起来,便说:“年纪轻的举人少,这里头还要扣掉一半已经有了家室的。”

好些人都是先成家再立业,往上考着考着,年纪大了,家里就给娶上妻子了,剩下的这一半里还要扣掉兴许有什么娃娃亲、或者是有妾室通房的。

所以才说姜云玫的条件不简单。

但她也不是没有退步,不要举人进士,家世清白的也行,这一点儿倒是简单了些。

顾明月想了半晌,才说:“那且看太太要找个什么样的人吧。”

安氏对这事儿也是挺上心的。

在自己的人脉关系里寻摸了半天,其实想出来一个人选,但这个人选又不是那么的合适。

背着姜云瑶,她和姜云琼倒是说起这人:“早先封夫人说起家中的庶子封敬言,你还记不记得?”

姜云琼说记得:“从前两家不是还来往过?我们远远见过一面,依稀有些印象。”

安氏点头:“其实他也还算不错,这两年咱们和封夫人来往过,倒是听她提起过封敬言,如今已经是举人了,他打算来年下场的,试试能不能考上进士。”

姜云琼说:“那感情好啊!至少也是个知根知底的人家。”

安氏却叹气了:“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封敬言也不错,但里头有一桩事你不知道,封夫人曾经想替封敬言和云瑶说亲事。”

姜云琼愣住:“什么时候的事儿?”

她摸着肚子想了想:“是在阆中?那会子云瑶才九岁吧!也忒早了些。”

“可不是么?”安氏也赞同,“那会儿我想着你父亲矿山的事情多少有些棘手,咱们也该少和封家来往,免得被成王发现了,两边都拖累,如今成王倒了,又有她给你的亲事牵线搭桥,倒比从前来往多了。”

来往多归多,封敬言也合适,但就是封夫人给俩孩子说亲事这一点,叫人有些惋惜。

“倘若没有这事儿,他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姜云琼摇头:“既然有这桩事,那就算了,二妹妹也不是您亲生的,回头要是知道这事,反倒要嘀咕。”

安氏便点头:“行,我琢磨别人去吧。”

……

安氏要给姜云玫说亲事,连在家庙里的常姨娘都知道了。

还请家庙里的师父写了信回来问这件事。

扭头,安氏就把自己院子里的人审了一遍,放出去两个小丫头。

顾明月和竹香坐在一块儿绣花,竹香提起这事儿还无语:“前几天太太还说要给院子里的丫头们提月银呢,她们俩真是糊涂了。”

顾明月盯着手里的绣绷犯愁该穿什么颜色的线,闻言随口道:“常姨娘到底在太太院子里呆了那么久,有一两个耳报神也正常,也难为她一直没什么动作,到今儿轮到她姑娘的亲事头上了,才忍不住暴露出来。”

可见常姨娘也不是真没把二姑娘放在心上的。

竹香帮着她拆线股,一双葱白似的手把丝线绷得紧紧的,从上头绞下来一根,又拆成四股,再慢慢穿到针眼里:“早前看她那副样子,也没见把二姑娘放心上,多半是到了家庙里头后悔了。”

顾明月嗯一声:“她信里写了什么你知道么?”

这才是她的目的,她平日里头也找竹香做针线,偶尔闲聊些有的没的,或者是带几个丫头们的针线活去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