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郢都
割地求和的决定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了楚王的心头。虽然这暂时避免了战争,让国家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但楚王心中却充满了屈辱和不甘。他常常独自在王宫的花园中踱步,望着远方,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寡人堂堂楚国之君,竟被迫割地求和,此乃奇耻大辱。”
楚王紧握着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寻找机会,重新夺回失去的土地,恢复楚国的尊严。”
楚国的大臣们也都感受到了楚王的决心,他们纷纷献计献策,试图寻找对抗秦国的方法。有的主张加强国内的军事建设,训练更多的士兵;有的建议与其他国家结盟,共同对抗秦国的威胁。
白起率领着秦军驻守在汉水。他深知楚国虽然暂时求和,但绝不会善罢甘休,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反击。因此,白起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日夜加强城防,训练士兵,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汉水城中,白起每日都会登上城墙,巡视着周围的情况。他看着坚固的城墙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心中充满了信心。但他也知道,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很多因素,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将军,楚国虽然割地求和,但他们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 雷河站在白起身边,神情严肃地说道。
白起微微点头:“没错,我们要加强巡逻,密切关注楚国的动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做出反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起不仅加强了汉水的防御,还派出探子深入楚国境内,收集情报。他要了解楚国的军事部署、政治动态以及百姓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危机。
与此同时,在秦国的朝堂上,秦昭王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战略。
一年后,秦国,咸阳。秦昭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国事。
“诸位爱卿,如今楚国割地求和,但朕深知他们不会甘心。我们该如何应对?” 秦昭王问道。
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继续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巩固秦国的势力;有的则主张趁机再次出兵楚国,彻底削弱楚国的实力。
秦昭王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知道,秦国的统一大业不能停滞不前,但也不能贸然行动,以免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穿着轻甲,来到了朝堂。士兵向秦昭王呈上了白起的奏折,奏折中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提出了再次出兵楚国的建议。
白起在奏折中写道:“大王,楚国虽割地求和,但他们心中必然充满了不甘。如今我们应该趁机再次出兵楚国,夺取鄢城。鄢城乃楚国的重要城池,若能攻克,将对楚国造成沉重的打击,进一步削弱楚国的实力,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秦昭王看完白起的奏折,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白起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的建议往往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但再次出兵楚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楚国也在不断地加强防御,准备反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秦昭王最终决定采纳白起的建议。他任命白起为统帅,再次领兵伐楚,目标直指鄢城。同时,秦昭王下令王龁率领一支军队支援白起。
王龁接到命令后,迅速整顿军队,朝着鄢城进发。在途中,他与白起会合。
白起和王龁见面后,开始商量作战计划。
白起说道:“王龁将军,此次攻打鄢城,任务艰巨。鄢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王龁点头:“白将军所言极是。我们需充分利用秦军的优势,制定出合理的战术。”
白起接着说:“我军有诸葛连弩这一利器,可在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连弩的射程和威力,对楚军进行远程打击,削弱他们的防御。”
王龁眼睛一亮:“此计甚好。我们可以先以连弩压制楚军,然后再发动冲锋,一举攻克鄢城。”
商议完毕后,白起和王龁率领秦军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了鄢城城下。
鄢城的守将得知秦军来袭,立刻紧张起来。他迅速组织士兵加强城防,准备迎接秦军的进攻。
白起坐在战车上来到鄢城城下,望着高耸的城墙和严密的防御工事,心中不禁感叹楚国的顽强。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果断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众将士听令,今日务必攻克鄢城!” 白起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秦军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鄢城,喊杀声震天动地。大地在秦军的冲锋下微微颤抖,沉重的脚步声如同闷雷一般。城墙上的楚军士兵也不甘示弱,他们奋力抵抗,箭矢如飞蝗般落下,“嗖嗖” 的破空之声不绝于耳,滚木礌石纷纷砸向秦军,“轰隆” 之声此起彼伏。
此时,秦军的诸葛连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连弩手们排成整齐的队列,不断地发射着弩箭,如暴雨般射向城墙上的楚军。“咻咻咻” 的弩箭声密如骤雨,楚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然而,秦军的进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鄢城的城墙高大坚固,楚军防守严密,秦军的多次攻击都被击退。白起意识到,单纯依靠武力强攻很难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