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府邸,白起来到书房,点燃一盏油灯。
他坐在书桌前,拿出纸笔,开始认真地总结乾河之战的教训,思考着攻破乾河的策略。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一片欢腾,犹如盛大的节日来临。
王宫之中,韩王喜形于色,大摆宴席,犒赏那些在乾河之战中表现英勇的将领。
“此次能成功抵御秦军,实乃我韩国之幸。那白起往日威风凛凛,如今也在我韩国大军面前折戟沉沙。看来秦国并非不可战胜,我韩国当借此机会,重振国威。”
韩王高举着酒杯。
韩国的大臣们也纷纷举杯庆贺,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仿佛看到了韩国崛起的希望,开始热烈地谋划着如何进一步巩固边防,甚至有人大胆提议在合适的时候对秦国进行反击,以报往日之仇。
韩国的百姓们也奔走相告,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场伟大的胜利。他们为自己国家的军队感到骄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一些年轻人更是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参军报国,为保卫韩国的荣耀而战。
“大王,如今秦国战败,士气低落。我们应趁热打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出兵攻打秦国,让秦国从此一蹶不振。”
在朝堂上,大臣们争论不休。一位激进的武将站出来。
但也有谨慎的文臣提出反对意见。
“大王,秦国虽败,但实力仍在。我们不可过于冒进,应先加强国内的防御,等待更好的时机。”
韩王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场胜利虽然让韩国士气大振,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谨慎决策,才能确保韩国的未来。
秦国,咸阳。
白起经过日夜苦思,决定向秦昭王请战。
“大王,臣虽在乾河之战失利,但臣已深思熟虑,有了破敌之策。恳请大王再给臣一次机会,臣定当为秦国攻破乾河,扬我秦国之威。”
白起单膝跪地,神色坚毅。
“白起,你上次失利,本王尚未追究。如今你又有何把握能胜?要知道,我秦国虽国力强盛,但也经不得多次失败的损耗。”
秦昭王微微皱眉,目光中带着审视。
“大王,此次乾河之败,让我秦国威名受损。如今韩国正得意忘形,若不及时给予反击,恐其他各国也会小瞧我秦国。臣认为应当立刻出兵,攻打韩国,以彰显我秦国之威。”
老将严武率先站出来,神色严肃。
“大王,不可冲动。此次战败,虽有损秦国威望,但我秦国国力雄厚,不必急于一时。如今韩国士气正盛,且乾河天险依旧难破,此时出兵,恐再次失利,损耗我秦国国力。”
苏逸则微微摇头,上前一步。
“哼,难道就因为一次失败,我们秦国就要畏首畏尾吗?我秦国铁骑天下无敌,只要大王一声令下,我等定能踏平韩国,让他们知道秦国不可侵犯。”
年轻气盛的王龁立刻反驳。
“大王,出兵之事,需谨慎考虑。韩国虽小,但此次凭借乾河天险成功抵御我军,可见其也有一定实力。且如今各国局势复杂,若我们贸然出兵,恐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不如先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再做决策。”
睿智的老臣林鸿缓缓说着。
“你们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秦国何时怕过他国?如今韩国不过是一时侥幸,若不趁此机会将其击败,日后必成大患。”
严武听了苏逸和林鸿的话,顿时怒目圆睁。
“严将军,你只知一味强攻,却不知谋略之重要。如今贸然出兵,若再次失败,秦国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苏逸也不甘示弱。
“你这文弱书生,只懂纸上谈兵。战场之上,靠的是勇气和实力,岂会如你这般畏首畏尾。”
王龁见状,更是火冒三丈,指着苏逸。
一时间,朝堂之上争吵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秦昭王坐在王座之上,微微皱眉,目光缓缓扫过众臣。他心中也在权衡利弊,深知秦国虽国力强盛,但也不能随意挥霍兵力。此次乾河之败,让他对白起的能力产生了一丝怀疑,同时也对出兵韩国的决策变得更加谨慎。
秦昭王微微抬手,示意众臣安静。
“此次乾河之败,确让秦国蒙羞。但出兵之事,不可草率决定。韩国虽小,却也不可小觑。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本王需再斟酌一番。”
秦昭王沉声说道。
“大王,乾河虽天险难破,但臣观察地形,发现可在上游筑坝蓄水,待时机成熟,水淹乾河。如此一来,韩国的防线将瞬间崩溃,我秦军便可趁势进攻,一举攻占乾河。”
白起挺直身躯,目光炯炯地。白起心中笃定这个计划一定能成功,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秦军胜利的场景。
此言一出,立刻有大臣反驳道
“白起,你上次已然失败,如今又凭何保证能胜?莫要再让秦国陷入险境。”
紧接着有另一位大臣出声附和。
“哼,白起,你莫要夸下海口,此次若再败,秦国威严何存?”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魏冉站了出来。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