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刘嬷嬷这些人有资格,每天的木炭供应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质量也就比灶房茶房里用的灶炭稍微好一些。
但饶是如此,好歹还是有火可以暖暖身子。因此一些关系好的婆子丫鬟会将大家的炭凑在一起,这样至少能保证一个到两个房间还是温暖的。
“你们也不开窗透透气,小心中了炭毒。”刘嬷嬷进房间后,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木炭虽然比煤炭不会那么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但是以这种敞开式燃烧的方式还是对人体有害的。刘嬷嬷在林府的时候可是被上面的管事嬷嬷们多次教导,所以即便再冷的天也会给窗户留条缝并每隔一个时辰打开房门透透气。
“还不是今年冬天太冷了。”房间里都是跟过来的林府人,所以和刘嬷嬷关系都很亲密。“我听说外面的粮价和菜价又涨了不少。”
“这还算好的。”刘嬷嬷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如今咱们府上有暖房菜供应,所以这菜价倒是比起早几年便宜了不少。”
“那丫头又在闹?”正在一边烤火一边剥瓜子的嬷嬷笑着问道。
“因为烧的不是银骨炭而觉得委屈了。”刘嬷嬷回答道。
“矫情!”烤火嬷嬷讥笑道,“也不看看自己身份!整个安西府也就咱们府上有资格烧红箩炭和银骨炭。往年不过是看在两家亲戚的份上匀一些给他们,现在反倒是觉得是应该的了。”
“是啊。”刘嬷嬷颇为认同地点点头,“只是到现在还没清醒过来,可见是个糊涂的。”
“要不是个糊涂的,怎么会想着去余杭投奔外家?”烤火嬷嬷继续毒舌道,“自己亲爹还活着,亲哥哥也已经成家,老老实实从自己家里出嫁不好么?千里迢迢跑到那个外家去,还真当那个外家有什么通天本领不成?这西府再不济也是林府的分支,看在咱们县主的份上就没有人敢小瞧了去。这下好了,大家都晓得这蘅姑娘与咱们县主不睦,我倒要看看谁敢去这位了。”
刘嬷嬷没有接话。就像她刚刚对林雅蘅说的那样,这林雅蘅再如何也是林家女,可不是她这个林府下人可以随便评论的。
就在西府这边说着闲话的时候,林雅菡也正蹙着眉听着下面庄子派来的人回禀消息。
这个冬天,整个雍州格外寒冷但却还没有下过一场雪。要知道西北气候本来就比江南干燥,所以每年冬天的降雪其实就决定了来年开春是否会发生春旱以及春旱的严重程度。
本来西北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容易爆发饥荒,若是再加上严重的春旱,那明年雍州怕是要饿死人去。而且相较于来年的春旱,只怕是西戎和北狄这两个游牧民族已经是磨刀霍霍要来“打草谷”了。
林雅菡也不过是想想,这些事对她来说太过遥远。不说上有西北总督和雍州知州,安西府里可也有一位知府和一位总兵。哪怕天塌下来,这些高个子也会顶上去的。
相较于这些国家大事,林雅菡现在更烦心的是自己庄子上的事情。
“若是明年春旱的话,那就以种植土豆为主。”林雅菡吩咐道,“各庄也要算计好,切莫饿死人。”
庄头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人说道:“县主放心,咱们粮仓里的粮食还是足够的。”
林雅菡放心地点点头,然后又说道:“虽说如今天下承平,但若是春旱发生就不晓得了,各庄要记得安排青壮年巡查各庄。”
庄头们自然晓得人饿到极点是什么都做得出来,所以组织乡勇应对春旱引发的强盗土匪也是有必要的。
“今年各庄的田贡减半吧。”林雅菡说道,“少缴的一半你们要用在庄户身上。若是让我晓得谁连这笔钱都敢贪的话,我们林家的矿上可是缺人的很!”
林雅菡的威胁让庄头们连说不敢。
林雅菡也不会将他们嘴上的保证放在心上,她最后看的是结果。
“你们下去吧。”林雅菡说道,“如今天寒地冻又黑得早,你们且在府上修整几日,挑个天暖的日子再回去吧。”
等这些庄头们走了之后,紫萱说道:“姑娘是担心明年开春出岔子?”
“嬷嬷,咱们这里都快吃不饱了,你觉得西戎和北狄那边呢?”林雅菡问道。
最近小几十年之所以大圣朝和北狄及西戎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除了大圣朝这边年年用兵震慑住了西戎和北狄外,更大的原因是这些年风调雨顺,所以北狄和西戎那边并不缺吃的。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比起来的最大劣势就是他们的扛气候风险的能力要差许多,所以游牧民族才会对农耕民族进行掠夺。
紫萱是积年的老人,她自然明白林雅菡的担忧。
“要是发生白灾的话,只怕是边境那边就不太平了。”紫萱叹道,“二老爷那边此时去柳家堡也就风险大了。”
“那是他的选择。”林雅菡淡淡地说道。
紫萱闭上了嘴巴,她也晓得自家姑娘的确给林继孝好几个选择,结果他选择了这个风险最大的选项。这倒不是林继孝忽然觉醒了什么,而是这个选项的收益最大。
同时林继孝也觉得天下承平许久,总不会他去柳家堡就出现战乱吧?结果如今西戎和北狄要来打草谷的风险越来越大,而柳家堡就刚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