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2(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739 字 2个月前

多顷,因白公之名而称为白公渠。

东汉迁都洛阳后,白渠1度废弃。

历史上,直至东晋十6国中前秦(苻秦,非姚秦)以关中为根据地时,苻坚方才组织农工对白渠加以整修、并恢复供水。

自此,荒废1百5十年之久的古都长安城,才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后,南北朝对立之时,北朝逐渐开始重视并重修郑白渠(郑国渠、白公渠组成的水利体系,统称为郑白渠),长安城这才成为隋唐国都(实际上是大兴城,但无论名称如何改变,其地理位置均在目前的西安市)。

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在古代,对政治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赵旻要想迁都长安城,那么必须首先重修白公渠,并使其与郑国渠成为1个完整的水利体系,也就是修成东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郑白渠。

此事绝非等闲之事!

与原本的汉末3国魏晋历史截然不同,长安城如今意义非凡!

历史上的汉末3国魏晋,整个凉州较为贫瘠、地广人稀、西域战乱不休、关中人烟稀少、郑国渠淤堵严重、白公渠甚至已荒废,所以长安城不具备任何定都的条件。

但在这个时空之中,随着西域都护府重设、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凉州变得欣欣向荣、关中人口断崖式上升,大汉定都长安城,实际已是大势所趋。

好吧…

这个时空与历史上的汉末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因为历史上的汉末,实在是太可怕了!

比之可怕的西汉末年新莽之乱还要可怕!

以及今日,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于亡新之时也。

摘自《后汉书之仲长统传》

言归正传。

1言蔽之,趁今岁无大型战事,苟哥便决定发动自己的中军,齐心协力修复白公渠、并使其恢复供水,同时疏浚郑国渠,使这两条渠道形成互动,成为1个完整的水利体系:郑白渠。

正常来讲,这种超过2百里的大型水利工程,放在汉末,至少要修建十年之久。

但赵旻计划只用半年时间修建完成:

因为论工程建设,基建狂魔、赵旻童鞋是专业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

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赵旻为何要将工期压缩到半年呢?

原因也很简单。

赵旻今岁还想修建另外1个超级水利工程。

但因为郑白渠项目刚刚立项、可研性报告尚未被卫府通过,所以另外1个超级水利工程,目前还仅仅存在于赵旻的设想之中。

但有1点可以肯定:这个水利工程,意义绝对非同1般。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问题在于,关羽、张飞这类社会中下层出身的武夫,是否懂得官音,便必须打个问号。

关、张转战多年,发迹之后,1定也学会了官音;但2人发迹之初,恐怕很难用官话流利沟通。在此背景下,即使刘备懂得官话,平日里与关张交流,也必定用河朔语(乡音),不会用洛阳音(官音)。

更大的问题在于,指挥部曲的任务,1般落在关、张、赵身上。

关张赵麾下的河朔兵士,文化程度1定更加不堪。因此即使他们学会了官音,指挥部下时,恐怕依然会使用河朔语。

这种局面,历史上曾多次出现。

比如东魏权臣高欢,同时通晓汉语与鲜卑语,见公卿则讲汉语,见兵士则讲鲜卑语,流利切换。

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怿(高)昂。神武(指高欢)每申令3军,常为鲜卑言;(高)昂若在列时,则为华言。--《北史高敖曹传》

当然,无论是河朔音还是洛阳音,均为汉语,与鲜卑语绝不相同;

但口音问题必定存在,无可争议。

河朔地区由于汉胡杂居(遍布乌丸、鲜卑、屠各),长期被视作化外之地,中晚唐时代甚至多次从帝国版图中独立。

河朔军阀,不拜唐皇而拜4圣——4圣者,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其风气足见1斑。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史父子立祠堂,谓之4圣。--《资治通鉴唐纪》

口音的重要程度,又与教育普及程度高度相关。

概而论之,教育普及程度越低、识字率越低、对口语的依赖程度便越高。我国建国初期,文盲率接近8成;照此推算,汉末魏晋时代的文盲率,很可能是1个天文数字。

其实以中古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来看,在口音问题上,很可能出现“下级倒逼上级”的情况——即由于大量底层士卒存在口音问题,导致文化程度更高的指挥官,倾向于舍弃官音,而与士卒保持口音1致。

比如董卓麾下的李傕、郭汜等人,便“习于夷风”。他们的个人素质固然不高,但这样做其实也更方便他们指挥军队。

(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献帝起居注》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3国军阀特别喜欢用老乡。同时,被军阀重用的老乡,麾下也必定充斥着更多老乡。最终形成带有地域色彩的割据势力。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