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的赵旻,再次进宫邀请皇后伏寿、太子刘嗣,于酉时至卫府赴宴。
至于说,赵旻之所以不请汉帝刘协……
1是因为刘协的夜生活丰富多彩,赵旻不好打扰;
2是因为,刘协若真赶来赴宴,那么其人势必将带来1大批人,赵旻委实不堪其苦。
是日,赵旻忙碌、设宴;众人赴宴、享受美酒佳肴等等诸事不提。
翌日上午,华歆、曹洪2人,便匆匆赶回各自岗位。
这2人在昨日开窍之后,又被1众颖川士人们反复教育。
至此,这2人对如何建工坊,在心中总算是有了大体的框架。
其后数日……
赵旻先后接见了各地州学、郡学的博士祭酒(及郡学、州学之校长)等学官。
得知如今州学、郡学蓬勃发展、生源众多,而且“3学制”的制度,正在逐渐深入人心,赵旻非常欣慰。
期间,赵旻还抽空参观、调研了1番许都之内的太学。
其人亲眼目睹,太学的学习氛围浓厚,对经学、子学及君子6艺的授课要求极高,而且确实落实了对贫困学子的补助措施。
尤其是,许都太学,如今已有学子上千人。
于是乎,赵旻更加满意、欣慰。
前文多次提及,赵旻所创立的“3学制”,实则是“科举制”的前身。
“3学制”之主要意义,是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其次要意义,才是普及教育、降低大汉的文盲率。
而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正是赵旻推广“科举制”的基础,也是赵旻消除士族向门阀转变趋势的有力武器。
然而……
“3学制”终究推行时间过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赵旻要想推广“科举制”,还需要岁月沉淀。
如今,“3学制”只不过是1个良好的开端。
距离“科举制”推行,还相差甚远。
就在赵旻关注大汉教育事业、鼓励“3学制”深入发展、以便尽快打破知识垄断之时……
赶赴河北的华歆、曹洪2人,也先后赶到了冀州邺城、幽州蓟城。
这1次,已经将武器库充实起来的2人,再1次面对2州士人们之时,便显得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2人开始与河北士人们,进行1场漫长、复杂的博弈。
时间到了腊月初1。
赵旻恭候已久之人,在这1日,终于姗姗来迟……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客观评价,以谯沛系和颍川系为核心的曹魏阵营,比“4分5裂、各怀鬼胎”的袁绍阵营要团结得多;即使如此,曹操也深受其害,甚至被逼迁都邺县(即袁绍故治所),与天子实现“地理隔绝”。
在这样“防患未然”的环境下,曹操晚年亦掀起数次肃反大案,清洗许县汉臣(218)、与首鼠两端的魏臣(219)。
可见“天子的神秘力量”,是困扰终身的问题。曹操1生未称帝,恐怕亦受此影响。
至于袁绍阵营内部,渤海系(即旧人系)、河北系、颍川系等诸多派系相互攻讦、日夜争斗;
且不说河北系内还另有韩馥系(沮授、田丰、审配、鞠义等),令人眼花缭乱。
在此环境下,如果贸然迎接献帝,不仅1无所得(地理原因),还可能因为袁绍与献帝的旧怨(另立刘虞),而导致“1生不曾安分”的献帝,在邺县更加猖獗地作妖,加速袁绍政权的崩溃。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