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沈氏发家史(gaolaochou打赏加更)(1 / 2)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1137 字 3个月前

孙策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什么。物以类聚,人以聚分,沈友和郭嘉都是出类拔萃的年青人,而且都不走寻常路,在孙策诸将中最谈得来。上次沈友代表孙策指挥战事,郭嘉也有襄助之功,两人的关系因此更加默契。

不过他们提到田亩,孙策估计是和最近要求吴郡世家豪强出让土地有关。

沈友和郭嘉互相逗趣,说得眉开眼笑,神态轻松。上次孙策找沈直麻烦,让蔡瑁查沈家产业,沈友就表现得非常平静,后来一查,沈家还真没侵吞普通百姓的土地,他家土地都是从蛮越手中抢来的。

沈家并非吴会土著吴郡世家基本都不是而是新莽之际从九江迁来的中原人。入吴之后,沈家在钱唐、余杭一带立足。那里是浙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适合农耕,沈家有中原带来的农耕技术和铁制农具,开荒种地,发展得很快,这才搬到吴县居住,其宗族主体仍在那一带。

后来孙吴立吴兴郡,沈家也就成了吴兴人。

那一带原本有山越生活,沈家迁来之后难免有冲突。不过山越各自为战,不是以宗族为依托的沈家对手,开垦出的土地陆续被沈家抢来。沈家也因此与吴郡其他诸家不同,非常重视武事。沈家后来出了不少将领,名将辈出,南朝刘宋名将沈庆之就是沈家后人。

所以沈家良田虽多,却不是侵占百姓的,而是从山越手中抢来的。山越不在汉朝的户籍上,不纳粮,不交赋税,当然不算大汉子民。孙策不把山越当野人,但他不能因此说沈家侵占百姓土地,只能罢休。

其他诸家的情况还在查,但孙策从沈友的心情可以看得出,基本上也查不出什么大问题,就算有侵占土地的也不严重,属于个别现象。有头有脸的家族大多和沈氏一样,开始面对的都是当地土著。那些人不是被他们赶走了,就是被他们杀掉了,或者被他们同化了,成了他们的部曲。

民不告,官不究。没有苦主就不存在违法,对当地土著的杀戮是每一个文明扩张时都会犯的原罪。

“咳!”孙策咳嗽了一声,提醒他们别打哑谜,然后让郭嘉把刚收到的情况向沈友做通报。

沈友连忙收起笑容,认真的看完消息,考虑了一会儿。“将军,我赞同祭酒的建议,尽快赶去会稽,安排好代理人选,然后集结水师,临江观兵,待机而动。如果袁绍要向南用兵,第一部必然是青州、徐州,以形成对豫州的包围之势。徐州紧急,陶谦应该会向将军求援,水师可以运粮。”

孙策并不意外,他和郭嘉之前就预料到这个情况,所以才会将鲁国送给陶谦。如今陶谦麾下的大将纪灵守鲁县,挡住袁谭去路,双方正打得热火朝天。反倒是东郡太守曹昂攻青州比较顺利,打得田楷很狼狈,已经丢了半个平原郡。如果袁绍亲自出击,青州会迅速失守,陶谦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向他求援是必然的事。

帮陶谦就是帮自己,义不容辞。问题只是这个情况比他们当初预料的提前了好几年,他根基未稳,江南刚刚到手才几个月,他甚至连会稽都没来得及踏足,袁绍就有意南下,让他措手不及。

“吴郡怎么办?”

“吴郡乃是将军故里,将军何必担心,七姓归心,文武齐聚,将军大可从容北伐。倒是会稽,将军需要用点心思,周氏兄弟旧仇在前,怕是不会轻易向将军俯首。”

沈友取过地图摊开孙策面前的案上,侃侃而谈。“会稽与吴郡不同,吴郡以平原湖泊为主,只有西南有山地,会稽则背山面海,诸县皆与山相邻,所以宗贼比比皆是,如果处理不好关系,强行征讨,就算将军部下精锐,没有三五年时间也无法平定。”

孙策知道沈友说的是实话,吴郡易定,会稽难安,这是地理形势决定的。历史上孙策入江东,发生冲突最多的也是会稽人,比如魏腾。

“子正说得对,清清家底有好处,量入为出嘛。”孙策不动声色的说道:“中原连年大战,短期内看不到结束的可能,大批中原人进入江东迫在眉睫,这是个机会也是个陷阱。处理得好,江东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处理得不好,你们沈家当初遇到的危险又会重演一遍。清查土地也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总不能一边饿死人,一边囤积居奇。没饭吃,不得平时多么温和的人都有可能变成暴民。”

沈友心领神会。“将军所言甚是,我一定会将将军的一片苦心转告诸家。”

“那好,吴郡的事暂时由子正代理,我抓紧时间去一趟会稽。”孙策微微一笑。“子正有三妙,这次可以尽情发挥,也算是逐鹿中原前的预演吧。”

沈友大喜,连忙拱手施礼。“喏,臣必尽心竭力,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沈友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随从,进了里门,和门房里的里正点头打了个招呼。里正眉开眼笑,看着沈友的背影感慨不已。

“孙郎是好人啊,跟着孙郎的都不差,现在这么客气的年轻人可不多见啊。”

沈友远远地听见,忍不住笑了一声。孙策对世家比较狠,可是对普通百姓非常客气,不仅严禁部下扰民,自己也是逢人见笑,风评极佳。沈直被孙策踹了大门,这里长却还是偏向孙策,并不觉得沈直委屈。可以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