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也不解,私下问过李郁。
得到的解答是:
“1文钱,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一种自我认同。免费的东西,没人珍惜。花了钱,就不一样了。”
“每月收取的会费,就作为日常福利,冬天发姜汤,夏天发酸梅汤。”
第一个月,
就吸收了400名苦力,正式录名,登记造册。
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苦力划着小舢板测量河水深度时,遭遇了事故。
一艘商船可能是走神了,径直撞了上来。
舢板翻了,
人掉进大运河,没了。
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会水的人也撑不了多久。
码头工人互助协会,
闻讯赶来,驾船截住了这艘商船。
……
船老大,态度蛮横,指着众人骂道:
“一帮穷鬼,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我们可是天顺商号的。”
天顺商号,
是江南地区的大商家,每年几十条船停靠码头。
对于纤夫,苦力来说,是个不错的雇主。
得罪不起。
然而,
王六丝毫不惧:
“没有协会点头,以后天顺号的商船,苏州府没人敢卸货。”
船老大被镇住了,
又换了一种口吻,讨价还价,
最终,以40两的赔偿金额成交。
这个数字,
对于往往自认倒霉,死了白死的苦力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奢望了。
王六带着人,
把现银送到家眷手里时,甚至嚎啕大哭的灵堂,瞬间安静了好一会。
负责主持白事的大先生瞅着要破功,
赶紧抓起一把纸钱,扔向空中,
又嚎了一声:
“一路走好,家里的事安心吧。”
这才惊醒了众人,丧事继续进行了下去。
破烂的茅屋,凹凸不平的泥地,脏臭不可闻的周边环境,
唉,大清。
披麻戴孝的家眷,哭声依旧震天,
可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悲伤减轻了很多。
甚至连缺了半嘴牙的老娘,
都坐直了许多,不再是趴在地上。
王六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很清楚,这才是真正的人世间。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一个普通人的死亡,对于世界来说微不足道。
还在吃豆腐席,旁人可能就笑着划拳了。
悲伤的只有直系家人,
而对于穷苦人家,这种悲伤一半是来自亲情,一半是因为丧失经济支柱后的惶恐。
即使是悲伤,也是短暂的。
因为要谋生,手不能停。
毕竟,活人还得过日子。
正如屠格涅夫的《白菜汤》,老妇人失去了儿子,却依旧把菜汤喝光了,
因为汤里有盐。
离开时,
还有个人嘀咕着,要是老子哪天干活死了,能赔个40两,也不错啊。
旁人附和着,
我也觉得行,有40两,一家老小能过了。
……
王六叹息,却不知乃是在李郁的预料当中。
他暗中筹建码头工人互助协会,就是为了教育苦力,
让所有人尝到,
团结的甜头,敢与抗争的甜头。
这次事故,算是情理之外,意料当中。
这个时代,底层苦力的死伤率是非常高的。
没有机械,没有安全意识,没有医疗后盾,没有怜悯。
举个例子,
夏季,
在大太阳下拉车,扛大包,中暑晕倒了。
只能拉回家躺着,不敢看大夫。
结局是几天内死掉。
死亡,对于大清底层百姓来说,是司空见惯的。
没有太多的畏惧,
只有麻木。
当人的生活环境过于恶劣之时,痛苦感知就会逐渐关闭,以麻木替代。
这是造物主对人的一种保护。
若是一直清晰感知痛苦,这人大约是活不久了。
这次的赔偿事件,
让一些苦力麻木的感知,稍微活泛了一些。
很快,
又迎来了一次考验。
干活的苦力,也是分群体的。
淮西流民出身的苦力,和运河畔讨生活的苦力,显然就不是一个群体。
一艘杭州府商船,
停靠在了胥江码头,办妥手续后,就是卸货。
码头工人互助协会,遇到了竞争者。
一伙子淮西流民为主的苦力,压价抢生意。
寒冬里,活儿少,人多。
“3两,我淮西帮包了,怎么样?”领头的汉子,敞开褂子,吼道。
船老大一听,
得,省下1两银子,喝点小酒。
于是,
卸货,入库的活儿就被这伙淮西的苦力承接了。
……
赵二虎,
纠集了几十个会员,准备反击。
但是,码头有码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