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满意的笑容(1 / 2)

实际上,杨知书特意安排了两位外国工程师在这个时间段休息,让他们得以观摩试飞,这也是一种巧妙的外交策略。

不仅上午有试飞,下午还有一场——

就是要让大家看看04号原型机的首次升空!

起飞后,当速度达到350至400公里每小时,飞机的操作性能和灵活性让经验丰富的付正国都感到惊喜,按以往的习惯操作差点让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因此,付正国决定向试飞站申请以更慢的速度再次飞行展示。

许宁提前回来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涡喷14发动机是否有研发缺陷,但新歼8-3的首飞,他实在不想错过。

“这些日子,研究所的灯就没熄过。”

通常情况下,新机型的首飞不会收起落架,飞行时间大约在15到20分钟。

虽然他在歼7f和新舟60项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这次是他首次真正主导研发。

与此同时,坐在驾驶舱准备绕场飞行的付正国也感受到了这架改良飞机与以往型号的巨大差异。

前缘缝翼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在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诱导阻力。

“这距离……”

杨知书站在塔台顶层,用手遮住阳光,即便没有望远镜,也能清楚地看到这次试飞的滑跑距离比上午那次短了许多。

要知道,从原型机到量产阶段,效率会有显著提升,但现在还处于初期,效率自然不高。

只有在极小的速度范围内,飞机才能保持稳定的平飞状态。

“我的天,你们真把它造出来了?”

“我们做风洞实验时发现,你研发的缝翼后缘形状经过了优化,启动时的阻力很小,实际效果比实验数据还好。”

付正国能明显感觉到,350公里每小时远非这架飞机的上限。

在这二十天的研发周期里,他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一部分的优化上。

他需要记住这个独特的形状——

“跟我来,首飞仪式正等着你呢。”

杨知书打开副驾驶座的门,坐了进去:“这是你研发的翅膀,你应该亲自见证它的首次飞翔。”

在付正国的操控下,飞机熟练地滑行到了跑道尽头,准备起飞。

这一次,许宁只是微笑,没有多言。上午那次意外离地,他自然不会提起。

“性能提升明显,比之前改进了超过10。”杨知书心中难掩激动。

可以看出,601所与112厂为了这个项目真是竭尽全力。

这意味着,之前的困扰可能彻底解决了。显然,研发团队对新飞机充满信心。

不过,04号机的情况特殊,这次试飞不仅包括常规的绕飞和展示飞行,还增加了测试不同迎角下的过载能力。

姚美玲身着蓝色工作服,站在吉普车旁,因为要下车间,她的长发被整齐地藏在了帽子里。

试飞员依旧是经验丰富的付正国。

从最初的歼8到两侧进气的歼8-2,再到现在的歼8-3,他几乎飞遍了所有歼8系列的改型。

因此,当收到起飞指令时,付正国没有选择保守的长距离滑行,而是迅速将油门推至更高转速。

今天的感受与以往大不相同。

确认发动机转速稳定后,付正国松开刹车,飞机头部微微下倾,随即在跑道上加速前进。

这是他重生后,亲自研发的第一款机型。

姚美玲坐在了吉普车的后排,车辆迅速向塔台驶去。

有了上午的经验,他对这架飞机的滑行和起飞特性已经了如指掌。

“大约600米吧?”许宁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许宁就看到远处停机坪上的04号原型机,蓄势待发,让他差点失声叫出声。

经过约500米的滑行,04号原型机在塔台前轻盈地拉起,直冲云霄!

这次,汽车没有开往601所,而是直接将他送到了北陵机场。

以往,为了确保安全,飞行员在起飞后会尽快将速度提升至450公里/小时以上,以防万一遇到气流干扰。

如果这飞机能像块大砖头一样飞起来也就算了,可是涡喷14发动机在低空低速飞行时的推力实在不够给力,因此任何能减少阻力的机会都不能放过。

当天中午,图154平稳地降落在桃仙国际机场,许宁再次坐上那辆熟悉的212吉普车,心情复杂地开始了前往机场的路途。

随着两台涡喷14发动机启动,尾部喷口缓缓吐出橙红色的高温气体,周围的空气因温度急剧上升而产生了扭曲的效果,仿佛时空在此刻被轻轻撕裂。

“请批准,但速度不能低于285公里/小时。”许宁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出去,等待着回应。

轻轻推动操纵杆,飞机便可能因为升力不足而降低高度;而一旦拉起操纵杆,飞机又容易因迎角过大而陷入危险的失速状态,甚至发生尾旋。

当吉普车经过04号原型机旁时,许宁让司机放慢速度,他仔细观察着这架飞机的新机翼研发。

几秒的静默后,无线电里传来了确认的声音:“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