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如今高中状元,墨宝难求,我这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蔡掌柜笑得喜庆。
“我可还记得少爷刚入京时,那些学子的嘴脸,这些时日的变化,也都看在眼里。”
“日后把您的墨宝挂在楼中,定能好好臊一臊那些人的脸!”
“商户怎么了,商户家的孩子照样比他们强!”
姜瑾瑜倒是没想到,这点委屈她自己都不记得了,还有人替她记着。
柳朔也在一旁帮腔:“我看这个主意不错。”
“竟敢小看我的学生!”
她低头笑笑,并未拒绝,最后留下了一首诗。
在她看来,品茶如品人,烹茶如人生。
蔡掌柜不懂诗文,只高兴地吩咐人去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柳朔看了之后倒是哈哈一笑:“你这是等着觅知音呢!”
果然才第二天,蔡掌柜就乐呵呵地让人来传信。
为了一睹状元墨宝,茶楼生意更盛。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这般有意境的诗,不愧是状元郎的手笔!”
“只是不知,这茶楼有何过人之处,竟能得到状元青睐。”
“你还不知道吧,这茶楼,就是状元郎家的啊!”
吉祥叉着腰,绘声绘色地跟姜瑾瑜学话。
“蔡掌柜还说,之前的那帮学子再来之时,对着这诗沉默良久,一直到离开的时候,都郁郁寡欢呢!”
他也为自家主子觉得解气。
姜瑾瑜笑着摇头:“行了,赶紧去收拾东西,明日就要回京县了。”
“如今,也轮到咱们衣锦还乡了。”
吉祥有些感慨。
他现在越发崇拜姜瑾瑜了,相信若是少爷还在,也一定会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如意忙着收拾东西,逢春在一旁帮忙,一边询问。
“京县有什么特别好吃好玩的吗?”
“京县的男子俊不俊,比慎郡王呢?”
“京县的房子大不大?咱们主子究竟有多少个铺子啊!”
她伸出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
惹得众人阵阵发笑。
坐在马车上,踏上回乡之路,姜瑾瑜亦觉感慨。
想起从一开始就很自信自己能考上状元的姜伯,忍不住会心一笑。
果然人在外久了,哪怕只跟自己有一点点关联的人,也会想念。
“主子,有人来送您了!”
马车缓缓停下,姜瑾瑜有些疑惑地打开车窗,便发现外面所站的是萧洵。
“郡王殿下。”
她连忙跳下马车。
“您……”
“柳国公让我给你带个信。”
萧洵微微一笑,宛如春风拂面。
“他说反正很快就回来了,就不来送你了,他不喜欢离别的场景。”
姜瑾瑜笑笑:“本也不能让老师也送学生。”
“不过,郡王殿下怎么来了呢?”
“我……”萧洵又卡了一会儿壳。
“我是来告诉你,赵景轩和李家二小姐的婚期定了,你从京县回来,还能赶上婚礼。”
这个消息对自己确实很有用,姜瑾瑜连忙道谢。
“那就多谢慎郡王还特意跑一趟了。”
“你我不必这么客气。”
萧洵用有些开玩笑的语气接道。
“高中状元,想要召你为乘龙快婿的也不会少,想必很快就能听到你的喜事了。”
姜瑾瑜的笑容渐渐淡了下去:“壮志未酬,何以为家。”
“慎郡王不必再送了。”
她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萧洵见她如此,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可……他也有些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鬼使神差说出这么一番话。
“茶楼的诗不错。”
萧洵在后面大声道。
“懂的人,必不会辜负好茶!”
姜瑾瑜原本坐在马车里生闷气。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到底在生些什么气。
听得此话,忍不住唇角微弯。
知音难觅,何必贪心,庸人自扰。
回到京县之时,已是傍晚。
尽管一行人很低调,街上也有人认出了马车边坐着的吉祥。
“是姜状元,姜状元回来了!”
消息早就传回了京县,百姓们都知道自己的地界出了个状元,高兴的不行。
眼下看到人回来了,即便提前没有准备,也都自发地凑了过来。
“姜状元,自家刚下的鸡蛋,拿去尝尝吧!”
“姜状元,尝尝我的果子吧,可甜了!”
“姜状元可是咱们京县的大功臣!就算是我们走出去,也能扬眉吐气了!”
乡亲们这么热情,马车速度不得不慢下来,姜瑾瑜也打开车窗,露出如玉般的脸。
“多谢乡亲们了,过两日的流水席,再好好招待大家!”
“那我们是肯定要去的啊!”
“就是,吃了姜状元家的席,沾沾姜家的福气!没准我家小子也能考个秀才回来!”
“姜老爷做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