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仪·小楼高阁谢娘家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满园积雪,四下萧然,高仪仰面躺在寒意渗骨的藤椅之上,听着那吱噫吱噫的声响,面无表情,十分惫懒无力地半张着眼儿,随着那藤椅的动作,一前一后,缓缓摆动。高仪忽地想起,她还未出嫁之前,阿娘的后院里,也有这么一张摇来摇去的藤椅。
爹爹独宠阿娘,美名在外,阿娘为他生了许多孩子,可她的心思,却不曾分过一丝一毫在孩子身上,满心满念,惦记得全是爹爹。幼年的高仪时常躺在庭院里的那张藤椅上,遥遥地,看着殿内,爹爹与阿娘琴瑟和谐,不胜美满。
高仪有时,也有些想不通。爹爹独宠阿娘一个,阿娘一心挂在爹爹身上,怎么这两个人,对他们的孩子,便这么不上心呢?
时日久了,高仪渐渐说服了自己——或许在这世上,女人合该是被男人宠的,自己不需被爹娘宠,只需等着长大,找到那一位如意郎君,等他独宠自己便是了。
高仪开始模仿阿娘的行止,学着她眯眼而笑,轻轻吐吐小舌头,学着她声音甜腻,娇娇嗲嗲,学着她软弱无骨,不谙世事。人都说,高仪公主,最肖皇后。
那时的高仪还不懂,眼见未必为真,世事无常,除了自己,没有哪一样是靠得住的。
后来,她终于如自己日夜所盼的那般,长大了,到了可以说亲做媒,嫁做人妇的年纪。
那年徐子期凯旋归来,姚铣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也随他出入大小宫宴。宫宴之上,高仪百无聊赖之时,忽地听见有人说了那么一句小娘子合该是要被宠爱的,她骤然抬起头来,正对上一双清澈而又温柔的眼眸。
这不过是姚铣与人攀谈时的无心之语,却令高仪情根深种,奋不顾身。她那时还不明白,他要宠的,绝不会是她。
年轻的少女在初次爱上一个人时,总是显得有些过分急切。她幻想一切皆是天定,她不管那些欲擒故纵忽冷忽热的招数,她也不屑于制造甚么机缘巧合的偶遇,少女们总是天真地以为,一旦她把自己的心从胸膛里掏出来,对方觉察到那副温热,那种滚烫,那一股活泼泼的生命力之后,一定会十分感动,回报以相同分量的爱。
高仪从小到大,只要她想要的东西,自会有人给她。当姚铣对她显露出不满来,高仪想要对他好,他却偏不领情,高仪慌乱失措,这才会去求诸于她那个高高在上的爹爹。她期望着他作为父亲,能耐心地为她解惑,能以相当聪明的方式,令她面前的疑难都迎刃而解。可是他没有。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敷衍着她。
直到她那位面善心黑的从嘉哥哥,把她引到汴京城里的那一座不起眼的女工院子后,高仪才幡然醒悟。
原来,爹爹从来都不是所谓的独宠一人;原来,她从来都不是在爹爹满怀期待之下出生的娇娇爱女,那位阮贵妃肚子里的孩子才是;原来,从头到脚,这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高仪按着傅从嘉叮嘱,假装做借着制衣发脾气的模样,发作一番后拂袖而去。登上车辇之后,待到车帘放下,高仪不由得掩面而泣。
她不敢让人听出声响,看出端倪,只得拿手紧紧捂住嘴来,用牙,狠狠地咬着掌心中的软肉,好让自己哭得无声无息。
阿娘那张丑陋不堪的脸,她只看了一眼,便手上发颤,不敢多看。再忆起傅从嘉之言,高仪愈发恼恨起来,恨阮二娘,恨爹爹,更恨阿娘!
若没有阮流珠,哪有这许多曲折?官家佛口蛇心,面上一派慈爱,却毒妻杀子,对国公府赶尽杀绝,着实心狠手辣!而她的这位好娘亲,受了这等委屈,知晓了前因后果,却还是甘愿自毁容貌,隐姓埋名,只为留在汴京城——她才不信阿娘是为了她和令仪才不舍离去,她分明还是对那男人心存眷恋,这才恋恋不舍!
反过来再看看自己,她跟阿娘何等相似,都是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这般折辱自己!
高仪哭了又哭,终是归于平静。
二月十二日,她晨起之后,便故意与姚铣闹将起来,之后顺理成章地,去了理政殿,和之前一样,去找爹爹评理,让他替自己做主。
官家说话间,比往常温和许多,不再那般不耐,可他愈是如此,高仪便愈是恨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期间,高仪一直心悸不止。她等待着每一个机会,每一个下毒的机会。她心里只想道:说甚么父女情深,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作甚么样子!
官家驾崩之后,高仪披麻戴孝,哭得好不伤心,内里却是一片死寂般的平静。人道是哀莫大于心死,丧期未过之时,高仪便同姚铣和离,搬入了鲁元公主府内。从此以后,鲁元公主府,变成了高仪公主府。一前一后,都是和离过的公主,倒成了汴京城中的一段趣谈。
傅辛出殡之前,高仪又从流珠的成衣铺子里订了衣裳,来送的人,却是带了面纱的徽娘——正是毁容后的阮宜爱。
高仪淡淡瞥她一眼,不曾开言,心中又是疼惜又是怨恨,话到唇边,却是怎地也说不出来。不曾想徽娘却忽地双膝一软,跪坐在地,泣涕涟涟,说出了自己即是阮宜爱的事实,又将假死出宫的前因后果一一